undefined

 

「女性主義」四個字儼然已成為魔物,讓人避之唯恐不及。

現今的女人,喜滋滋地視「傻大姐」、「傻女孩」為一種稱讚,

害怕時間的刻刀在留下的痕跡,更害怕被人形容為「精明」、「能幹」。

然而,對女人單一的刻板印象是否會降低社會對「歧視」言行的敏感度?

社會是否將因「婦女保障名額」而忽視這些傑出女性背後的努力?

 

本書以作者羅珊蓋伊的回憶錄為開頭,

 

紀錄其成為校園中唯一一名黑人女性教職人員後的所見所聞。

她一方面忿忿不平地認為自己為如今的成就所作的努力因「保障名額」的頭銜受眾人忽視;

另一方面,同時也渴望著能被師生接受並喜愛。

作者利用整整一章的篇幅,完整描述了自己不顧形象地抓、爬與摸索的過程。

 

在自我揭露後,作者開始對不同的女性議題發表看法,

 

諸如無法與同性為友的女性、身材、性暴力及家庭暴力等,

並在各個議題都舉出豐富的影視或書籍作品為例,

以女性角度重新剖析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

筑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書櫃評比

 

愛書人最想做的事估計都是一樣的,希望能整理好自己一路走來曾讀過的書,和讀過相同書籍的人交流彼此的心得,看看別人不同的視角。當然,也想推廣那些比較不知名但卻很值得一看的書。然而,要如何能快速找到自己看過的書,又要如何能馬上回憶起這些書的內容及當下的心得呢?

 

近年來,網路書櫃解決了我們的問題。透過網路書櫃,我們能登陸所有自己讀過的書,並為每本書寫下自己的心得或做重點劃線等。同時,我們也能透過別人的讀書心得評價自己想讀卻還沒開始讀的書,是否值得一看。這次,整理了包含Goodread、Readmoo、Anobii、冊格子等4大網路書櫃的實際使用心得,看看哪個網路書櫃,才是最適合你的吧!

文章標籤

筑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鐵道部園區

 

作為鐵道部園區開放的首個週末,人潮如預期般湧現,無論是鐵道迷,還是帶著小孩的父母,甚至祖父母,幾乎全衝著場內清涼的冷氣而來。而尚未結束的疫情管制措施(包含量體溫、酒精消毒及實名表格等)更是讓入場隊伍一路從購票廳延伸到館外的人行道上。

 

鐵道部園區入口

 

所幸,長長的人龍只是場面壯觀,有了警衛、館員的分工及參觀民眾的配合,消化速度倒是令我意外的快。即便有填寫表格、消毒、量體溫等繁雜程序,從開始排隊到真正入場,大概也都在30分鐘內火速解決。

 

鐵道部園區大廳

 

一走進大廳,古色古香的木質樓梯便映入眼簾。雖然與台博館本館的樓梯一樣都已經過修繕,甚至鋪上了地毯,但估計是無法再設置驗票機的緣故,導致中間的樓梯只好禁止通行。

 

鐵道部園區大廳木質樓梯

 

這次,樓梯上也沒有像本館放上大大的電視牆,維持了無人且復古的樓梯間。就可惜園區開放的首個週末人潮實在太洶湧,幾乎拍不到沒有人的唯美空景照。

 

購票入口

 

 

大廳左右兩邊都有像是捷運票口的感應門,但售票服務台卻是設在了左側。

 

台博館門票

 

每次入場都必須透過感應們掃描門票(如圖)背面的QRcode才能入館參觀。也就是說如果在一樓想要到另一側參觀,就要走出原先進入的驗票口,再到對面重新掃描門票入場。

 

鐵道部園區平面圖

 

另外,根據平面圖,也可以透過二樓或室外空間直接走到另一側繼續參觀。

鐵道部園區2020常態展文宣品

 

目前,鐵道部園區結合鐵道文化、建築本身與其地理位置等元素,設有包含鐵道文化展、鐵道部園區歷史暨古蹟修復展及給兒童的蒸氣夢工廠等3個常設展區,還有臺灣鐵道旅館及異論現代等2個特展。



 

#鐵道文化展

 

常設展(2020.04.28-2025.12.31)

 

 

老實說當想到火車時,除了目前仍在營運的台鐵外,第一個浮現在腦海裡就是糖廠五分仔車了!但曾經,在台灣各處還是有許多依據不同目的而設置的鐵道。如以祖師爺廟和老街出名的三峽及如今被與天燈畫上等號的平溪等,最初都是倚靠煤礦鐵道而繁華。

 

 

既然要展示鐵道的文化,就不能漏了一般民眾包含等車、搭車、售票等「火車日常」。不得不感嘆園區場景佈置之巧妙,不僅可供參觀民眾拍照打卡,也能作為民眾小歇的休息座位區。隨手一拍,還真有點大家都在火車站等車的味道!

 

 

雖然火車目前仍是往來南北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可仔細一看,仍有許多設備漸漸被時間的洪流沖淡。譬如被悠遊卡等電子支付取代的車票、被網路和電子看板即時資訊取代的時刻表等。據說火車票一開始是直接用郵票加蓋搭乘區間以作為證明,後來才改用名片式的硬票。看完一連串12個步驟才能完成的人工印製車票,深深覺得電子支付好像真是省了不少流程和成本!

 

鐵道的部分,園區特別開闢了一整個展廳,專注地展示了各式各樣的「橋」的模型,包含外國鄉間常見的磚造橋、節省開銷的鐵公路併用橋等。

 

 

以台灣而言,磚造橋非常少見,最著名的就是位於苗栗三義的魚藤坪斷橋(又稱龍騰斷橋/糯米橋)。根據維基百科,由於該橋在當時充其量只是個中、小型的橋梁工程,所以總督府鐵道部便指定了一家工程技術相對薄弱的包商承接此案。雖說是「包商」,但可不像現今的BOT案那樣自負盈虧。這些業者多有各自的地盤,也無須競爭,只要靠著政府指定就能接案。此外,這種接案若是有所損失,政府還會另外增列補貼經費,幾乎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節省開銷的鐵公路併用橋在台灣可就常見的多了!除了為連接台灣西部糖廠的西港大橋及西螺大橋採用這種併用橋外,窄軌時代的台東線也曾有許多這種共用橋。

 

 

 

當然,提到台鐵怎麼能忽略鐵路便當呢?雖然我對台鐵便當的印象也就是滷排骨跟雪裡紅而已,但看了一下網路菜單,其實是有雞丁、雞腿、鯖魚、燒肉等其他主菜選項外,還能外送,最近甚至還跟全家聯名出便利商店飯糰等商品呢!

 

 

其實關於鐵道文化展區還是有許多不錯的展示沒有拍下來,包含鐵路運行上實際會運用的大型設備及其操作方法說明影片、特別車站的介紹、鐵路的歷史等。然而,週末入館人數真的太多了,每張照片都是滿滿的人頭,也不好堵在路中央,只好下次再探訪。



 

 

#兒童展:蒸氣夢工廠

 

常設展(2020.04.28-2025.12.31)

 

 

園區原先為工務課所用的木造一層建築變身成孩子們的遊戲天堂,有能繞場一圈的糖廠小火車及能實際動手的桌上積木,父母們也開心地拿著相機為自己的寶貝們留下回憶。交通方便、設備完善、冷氣無限還寓教於樂,儼然是大台北地區家庭日景點首選。

 

可惜的是,估計是兒童展區太吸引小朋友,總來了就不走了。因此,台博館官方宣布,上圖小火車展間目前採「領取入場證」的方式參觀。每個場次40分鐘,分別從上午9:50、10:50、11:50、13:50、14:50、15:50開放入場,並於開始前10分鐘開始領入場證。每組入場證限2名兒童,不開放團體預約、代排代領等。

 

 

另一個令我驚奇的是煤礦火車頭的互動遊戲,讓孩子將煤礦放進火車頭裡面,同時有上方動畫顯示時間及溫度。只是剛好看到旁邊的把拔是不是捨不得女兒太辛苦,偷偷在幫忙作弊阿(笑)!



 

 

#鐵道部園區歷史暨古蹟修復常設展

 

常設展(2020.04.28-2025.12.31)

 

 

同樣是將「修復」搬進展覽,這次,台博館不再僅聚焦於靜態室內工作,而是將所有餐與修復的工作人員都納為展覽的一部分。修復建築的工人們向來是最常見,卻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群。無論是危樓拆除、舊瓦選洗、材料整備,即便是機電工程主任也只能蜷縮著高大的身軀在小小的材料桶上讀圖。誠如展中的標語:「每一位,都重要!」

 

 

另一部分的修復展位於園區二樓,是昔日作為會議廳使用的中央橢圓廳及其隔壁的昔日部長室。可千萬別因為橢圓廳的富麗堂皇和氣派就忽略了部長室。

 

 

根據台博館於2017年8月上傳的修復紀錄短片,部長室的立體石膏才是該次修復工程中最棘手的難題!透過影片記錄能看到,在剛接手本棟建築時,部長室的天花板早已完全脫落,修復團隊能看見的,只有幾張舊照片及天花板上斑駁鏽蝕的木條而已。

 

#鐵道動態模型常設展

 

常設展(2020.04.28-2025.12.31)

 




 

 

位於二樓的鐵道動態模型其實應視為鐵道文化展的一部分,但由於本展廳人氣實在是太高了,我實在想單獨說明。當天我從15:00到場,直到16:50耳邊響起10分鐘後閉館的廣播,模型的展廳始終維持著滿廳的人。警衛、館員及志工們試圖來回宣導著勿將頭手伸入,更提醒著觀眾請部要倚靠玻璃展示櫃,但無奈走道根本塞滿了人,連空氣都稀薄了。

 



#台灣鐵道旅館

 



 

當初,是為接待鐵路縱貫線開通來訪的王公貴族,故由鐵道部委託大倉組興建鐵道旅館。如果你也覺得眼熟,沒錯!台灣鐵道旅館同樣是由西們紅樓(元西門市場)的設計師松崎萬長所操刀。旅館總面積約3,000坪,建地超過600坪,大門則設立於當時的「府後街」,亦即現今的館前路。建物共三層,含客房20餘間,並設有台灣第一部載客電梯,一樓的酒吧、撞球室、吸菸室、餐廳等眾多時髦的社交空間更是廣受注目。

 

 

奉上兩張角度相近的黑白照片,是否更有相似的感覺了呢?

 

 

展場佈置著許多富麗堂皇的場景,試圖重現飯店當時的繁榮。也正是這番華麗,讓台灣鐵道旅館不僅是日方王公貴族入住的首選,更成為了台灣當時各組織會員大會、股東大會、及外交會議的場地。其中,著名的如現今華南銀行的創立總會、臺陽美術協會成立大會與1962年「蓬萊米」的米穀大會等。

 

 

可惜的是,美輪美奐的旅館在1945年5月31日的台北大空襲中嚴重毀損。戰後,旅館一度改以「台灣鐵路飯店」之名搬遷重新開幕,並與台灣大飯店、台北招待所、日月潭涵碧樓招待所等多家業者齊名第一,卻仍在50-60年代間被金華飯店搶下頭銜。



 

#異論現代

 

 

特展雖是以1935年的台灣博覽會為題,卻是用截然不同的觀點切入,重新闡述了日方自認的「現代」二字。毫無疑問地,日方透過鎮壓、監禁及剝削以獲取所需,其繁榮的背後,隱藏著的是台灣人們千瘡百孔的人生。

 

 

所謂的「博覽會」起源於西歐,是當時各國展現自身國力、成就的舞台。1935年,日方於台灣盛大地舉辦了「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藉以展示其殖民成果。

 

 

展覽設計的猶如電影拍攝場地,加上燈泡照明,好似整個博覽會就是一場戲,一場日方為自吹自擂而自導自演的劇。當然,仍不能否認殖民政府對台灣的建設,諸如下水道系統、道路等。因此,那種嘲諷的想法估計只是我的個人想法而已。


 


 

#展覽紀錄 評點

 

總的來說,鐵道部園區的展覽老少咸宜,真的值得一去!無論是想懷念從前南來北往的火車日常,或是攜家帶眷來吹吹涼都很適合。常態展部分有鐵道文化的說明、古蹟修復的紀錄及孩子最愛的小火車搭乘體驗和動態模型展示。唯一的缺點大概是剛開幕人潮太多,失去原本博物館能自在參觀及觀賞的恬靜。

 


 

#參觀資訊

 

國立台灣博物館 鐵道部園區



檢視較大的地圖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09:30-17:00(每週一、除夕及春節初一休館)

全票100元、四館聯票130元

交通:捷運北門2號出口、機場捷運A1站7號出口

 

 

【參考資料】

日本營造業最初的海外擴張-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

反迫遷行動影像資料庫-《台灣糖鐵攬勝》許乃懿老師談南北預備線

 

 


 

文章標籤

筑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去甜味的糖》書評.png

本書以戰後最早被撤銷的龍岩/龍巖糖廠為背景,講述發生於孫淮安、胡有田及蔡佳瑤間細膩的愛情故事。看似有點俗套的劇情,卻因為作者對糖廠內的階級及人物內心細膩的描述而引人入勝。作者劉碧玲曾為啟智班老師,本身的特教專長也在書中為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與父母們平反向來受汙名化的標籤。

文章標籤

筑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疫情受災戶之一的《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終於在6月18日於Netflix上與大家見面啦!雖然關於網飛「我喜歡你」及「我愛你」的翻譯問題仍沸沸揚揚,主角間有點不明所以的愛情也有些美中不足,但更重要的是,我最期待的唯美「貓之島」,怎麼才出現這麼短短十幾分鐘!

 

 

其實在看到以貓為主題的動畫,首先想到了吉卜力於2002年的作品《貓的報恩》。同樣是人變成貓,同樣有著屬於貓的國度,畫面也同樣地治癒且溫暖。不過,現實總是有點殘酷。即便預告相當吸引人,即使音樂再好聽,本作還是有著許多致命傷,導致其與「神作」有著巨大的差距。

 

整體而言,若是有個悠閒的下午,《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的畫面仍是個值得一看的作品。但若是衝著《企鵝公路》、《四月是你的謊言》及《未聞花名》的胃疼和意境,本作估計是無法完全滿足你的期望。

 

#配樂

本作整體畫面感覺溫馨且治癒,配樂也是一大亮點。由n-buna作詞作曲,並由歌手Suis演唱的的花に亡霊是本作我最喜歡的歌。無論是調皮輕柔的主歌,或是瞬間百花齊放的副歌都很好地渲染了本作的每個場景。

 

 

短短出現在日之初充滿自責和不捨自白中。

 

 

片尾曲(2020.07.08尚未找到n-buna官方連結)

 




 

 

#志田未來

 

沒想到女主角竟然是從小看到大的志田未來配音的!想當初,可是看遍《偵探學園Q》、《女王的教室》、《14歲小媽媽》等作品,後來隨著哈日漸漸被韓風取代,也就沒再繼續關注。如今才知道未來早在2002年吉卜力的《風起》便有嘗試配音,已不是第一次跨足配音界了。

 

#場景實地探訪

 

猶如九份之於《神隱少女》、東京須賀神社之於《你的名字》,在本作中亦有許多場景是參考現實:

 




 


 

!!!以下全文高能劇透!!!

 

 


 

#時間分配不當

 

無論是主角間不知從何而起的愛情,或是出現僅十餘分的「貓之島」,總歸是時間不當的分配。本作前半部花了相當多時間在女主無限對男主日之出的愛的表現,無論是大庭廣眾或是獨處時的小劇場,她總是掛在大大的笑容,誇張且不遺餘力地表現著的自己的情感。然而,無限喜歡男主的原因卻僅僅是因為某個夜晚談話。嚴格來說,還算不上是談話,畢竟當晚的無線早已化身為貓,充其量也只是個傾聽者。

 

但再回想女主的角色設定,經歷過父母離異且再婚的國中生,一個認為自己曾被母親拋棄的小女孩。也許那個傾聽的夜晚,讓她有了自己被需要的感覺吧!可即便如此,難道就能如此瘋狂地喜歡著日之出嗎?若說是對他產生興趣,才會在往後化身為貓的時間特別觀察他,也就罷了。直接陷入愛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預告截圖

 

再提到最令人期待的「貓之島」,一個完全架空只屬於貓的國度,明明可以恣意發揮卻有種被草草帶過的感覺。從無限被奪走人的面具到成功歸來僅不到20分鐘,而真正有描寫到「貓之島」的,大概只有吃老鼠的攤位而已。




 

 

#逃避現實的人貓屋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預告截圖

 

其中,願意為了無限而戰鬥的人貓屋成員們僅在故事中起到功能性作用,著實令人遺憾。除了硬塞隻曾逃避母親責任的貓以為後續女主體諒媽媽埋下伏筆外,觀眾只知道這些人已經開始後悔自己當初的逃避。起初,我以為逃避母親責任的貓會不會就是女主的媽媽本人,結果也不是。對於女主的啟發,也僅僅是寥寥幾句。另外,這隻身為母親的貓甚至不是人貓屋中第一個伸出援手的角色,反而是旁邊那隻說話有點空玄的貓主動提出要幫助女主。

 

要讓曾被遺棄過的孩子重新拾回愛與被愛,難道不該先拋磚引玉嗎?至少傾聽下女主的故事埋個伏筆,並且帶頭對女主伸出援手,最後道別時才說自己曾經很後悔逃避母親的責任吧!總之,女主對母親的拋棄耿耿於懷這麼多年,竟然只因為你的幾句話就搞定,有點不實際。

 

#賴子與無限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預告截圖

 

 

撇開男女主的感情線,我其實很喜歡本作對友情的描寫。童年時,賴子曾因朋友們都排擠失去母親的女主,故也跟著疏遠無限。一天放學後,無限不服氣地在三人面前撒了野,把自己原本穿在腳上的一雙鞋丟在賴子身旁友人的臉上,卻還是沒捨得砸向賴子。當無限大哭著離去時,賴子瞬間發現自己真正應該在意的是自己的好友,而非那些流言蜚語。她一聲一聲地喊著「需要無限」的場景,確實很觸動我。

 

進入中學後,行事誇張的無限獲得了「無限大謎人間」的稱號,也為了男主而再度碰到校園霸凌事件。但這次,賴子守在了無限身邊,為她哭泣為她生氣。作為一個朋友,我認為賴子比現今許多高中、大學生,甚至是成年人都成熟的多。她已經知道對自己而言,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誠如《想見你》所言:

 

其實大人也沒什麼特別了不起,大人就是比較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媽媽是大人了,她知道在她心裡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她可以放下那些不重要的自尊心,在生活不順意的時候,去討別人歡心。就算宿醉,身體很不舒服,也勉強自己去上班,可能她也有覺得撐不下去的時候吧!但是因為她知道,她心裡有想要守護的很重要的人,所以不管再累再辛苦,她都會想辦法撐下去。

 

(延伸閱讀:【想見你評價】Line TV神劇一刷再刷,從中二懵懂的小鹿亂撞到討論穿越時空的虐戀(全文劇透))

 

#評價

 

本作畫面其實很合我胃口,但在劇情上卻普普通通。坦白說,如果沒有《企鵝公路》、《四月是你的謊言》及《未聞花名》等頭銜,單看作品是不錯,可偏偏期望值太高,才導致有點令人失望。期待胃疼或準備好衛生紙的朋友們倒是可以收回些不必要的期望,當作聽場電影音樂會吧!作畫和音樂的品質是可以保證的!


 

文章標籤

筑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島長春線上展覽封面

 

#起源

 

寶島長春

 

《寶島長春圖卷》由國立歷史博物館主導,與張大千等10名畫家共同完成之台灣巨幅山水畫。一方面慶祝中華民國70歲生日,另一方面也算是藝文界對當時社會低迷氣氛的激勵。1970年代,台灣遭逢國際局勢之巨變,除退出聯合國外,最強盟友美國也決定改與對岸建交。頓失美援的台灣,對未來的迷茫可想而知。

 

 

#《寶島長春》 命名

 

《寶島長春》線上展覽一隅

 

雖然計畫緣起具有濃厚的政宣色彩,但國立歷史博物館本就是官方單位,個人倒是覺得無傷大雅。事實上,本作也並非一開始就以《寶島長春》為名。計畫的起源,國立歷史博物館以「台灣風光大畫」為名,後又由館內提出包含「美哉中華、光輝中華」、「芬芳江河、國土芬芳、國土馨香、巍巍山河」等共24個象徵「中華文化延續、中華文化精神代表」的名稱。最終,才由張大千欽定「寶島長春」這個名稱。

 

如今看來,能以宣揚德政之名,聚集當時老中青三代的名家完成此項曠日廢時的大作,也是功德一件。然而,我不禁慶幸最後為圖名下決定的是,置身官方體系之外的張大千老師。否則,要是真有個「美哉中華圖展」恐怕會讓包含我在內的許多人錯過這幅大作。

 

然而,《寶島長春》這個名字可不是首創。中央製片廠於1960年10月31日於全省上映的電影《壽人壽國》的第二樂章便是以此為名。若是單就畫作而言,台展三少年之一的林玉山也曾以同名的花鳥畫作於1940年獲得第三回府展。

 


 

#繪圖始末

 

 

雖然本作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由張大千於開筆儀式中勾勒出的北野柳山丘,但我卻偏偏對整幅畫作的草稿、作圖這種集體活動更感興趣。歷時8個月的從無到有,由中青生代畫家們先花費3個月至各地寫生,最後再由前輩張大千指導,也不失為一種傳承。

 

紀錄片中的採訪的片段,更是能明顯看見畫家們眼睛裡閃爍著的光芒,讓人不禁回憶起自己曾與他人共同完成的那些艱鉅任務。無論是學生時期辦過的營隊、成果發表會,或是出社會後經歷過的各項活動,那種心無旁鶩只想著某件事情的專一和認真,以及完成後的成就感,無可比擬。或許,這就是需求金字塔最頂端的「自我實現」吧!對這些畫家而言,《寶島長春》儼然是場盛大的藝術派對,是成長,是傳承,也是屬於他們的成果發表!

 


 

#分工

 

根據包含國立歷史博物館官方網站、刊物、採訪記錄及戴忠仁的國寶檔案等各方資料,總結分工如下

 

張大千:開筆、定名、草稿及佈局指導、題跋93字及落款

 

張穀年:主要負責雲霧海浪、阿里山神木繪製

 

黃君璧:第二位開筆、畫下幾株大樹蒼勁的枝枒及茂密的樹葉

 

李奇茂:領隊、各地寫生、主要負責人物及建築(西螺大橋、彰化大佛、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總統府、北港朝天宮等)

范伯洪:各地寫生、整體暈染及畫間的銜接

 

羅芳:各地寫生

 

羅振賢:各地寫生、北部草稿主要擔當

 

蘇峯男:各地寫生、中部橫斷公路、九曲洞繪製

 

蔡友:各地寫生、南部草稿主要擔當

 

胡克敏:繪下一座山頭

 


 

#《寶島長春》 特色

 

《寶島長春》線上展覽一隅

 

鉅作/巨作

 

要說到本幅巨作/鉅作就不得不提到其尺寸,號稱長66公尺高2公尺的卷軸圖,實際尺寸其實是長65.15公尺高1.82公尺。雖然與實際尺寸稍有距離,但仍是台灣現存最長的集體創作。有趣的是,半年後,對岸便也集結畫家共同繪製了一幅高6尺長45尺的《大地長春》,競爭意味頗濃。

 

不精確的地理

 

以位於宜蘭東岸的龜山島而言,在本作中卻是出現在了北海岸。另外,狹長畫紙也不宜再將版面分為東西兩岸。因此,整張圖從北海岸出發,經桃園後,透過山水畫留白的方式,直接跳到了燕子口、天祥等東部地區。緊接著,再經中橫隧道轉回台中地區一路向南。

 

十大建設

 

畢竟計畫是基於政治宣導及激勵,是故可絕不能漏掉政府1974年至1979年間的十大建設。包含如今的桃園國際機場(曾稱「中正國際機場」)、台中港及高速公路(繪於北部)等。

 

國外較國內展出次數更多


 

自1982年6月獲得第七屆國家文藝獎的文藝創作貢獻獎後,便開始《寶島長春》環遊世界之旅,陸續抵達東京、韓國、馬來西亞、比利時、法國、盧森堡、德國、丹麥等國展出。至於在國內的展出次數,卻是屈指可數。

 

博物館主導創作

 

以往,被認為以典藏、展示、教育、研究為主要功能的博物館,竟轉變為主導創作的一方,相當令人吃驚。但經過仔細推敲後,似乎也就應該是這麼回事。畢竟國立歷史博物館可是官方單位,以政府為資金來源,自然必須為政府做事。就算是稍微轉移一下當時民眾對於中美關係的關心,也可能是件好事。更何況,雖然身在台灣,卻總是只以對岸的藏品為尊,而忽略腳下這片土地,豈不可惜?

 


 

#寫於觀展後

 


 

雖然只透過VR全景圖觀賞,但當如此一長卷的大作在眼前,還是免不了驚艷,也更能理解博物館以實際物品展示與在一般看照片的差異。與台博館《康熙輿圖》類似,估計展場實際參觀的人也都在找尋著每個自己認識的景物。不同的是,《康熙輿圖》與觀眾仍隔著一塊玻璃,大概是怕反光影響觀賞,燈光也刻意調暗,可《寶島長春》卻是沒有任何阻礙的呈現在眼前。我承認,當觀賞時能更好地捕捉作品的細節,但一方面也忍不住擔心展示時的危險。

 

(延伸閱讀:【國立歷史博物館休館中】回顧《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2017)》的妙手回春(一窺2.58億港元的天價畫作的小心機))

 

另外,在線上觀展時,能直接在原圖上看到官方標註的紅點。也許有人會覺得少了一點找尋的樂趣,但對我而言卻是覺得挺貼心的。不過,即便是現場觀展,南美館也貼心地將長圖再次輸出,並標註著名的景物,有種作完題對答案的感覺。

 

 

 

不過,這個再開闢的展廳可不單單是為了標註圖中的景物,更重要的或許是圖前擺放的《臺灣聲音地圖》計畫,呈現代表北中南三地的聲音,這部份同時也是我認為線上展覽最好的優勢。不需透過公用耳機,也不繪擔心時間問題,並且能邊聽著聲音邊看著作品細節,彷彿置身其中。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仍是缺少大作眼前呈現時的震撼吧!

 

參考資料

《寶島長春》VR展廳

史博製造Youtube頻道

 

文章標籤

筑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死刑肯定論書評封面

 

《國民法官法》於2020年7月三讀通過,自2023年1月1日開始,將讓一般國民也可以參與審判。由6名不具備審判專業知識、經驗的一般國民加入審判程序,和和3名職業法官一同參與聽訟、問案及最後判決。根據本書作者的觀點,台灣人民亦將在2023年取得司法改革的鑰匙,「死刑存廢」這個向來熱門的議題便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文章標籤

筑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undefined

愛聽ASMR的你,是否也曾想過成為一個ASMRtist呢?能嘗試各種自己最喜歡的觸發音,並和廣大網路社群分享。今天,為你整理來自世界各國的知名ASMRtist們的教學影片及心得。教你從無到有,完整拍出一隻ASMR作品!無論是腳本的設定、設備的選擇、拍攝的技巧及編輯注意事項,手把手一次說給你聽!

文章標籤

筑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票博物館參觀

 

台灣股票博物館,帶你看到世界第一張股票的起源、臺灣股票淹肚臍的盛況及紙本股票交易時的門庭若市。既然該館基於疫情期間暫時處於休館的狀態,不如就回顧裝修前的博物館吧!

 



 

 

隱身在具有保全把守的辦公大樓中,台灣股票博物館是由集保公司(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TDCC)位於台北市中心內一個小的金庫改建而成。就實務層面而言,本館充其量是一個展示館,並不具有研究、典藏的功能,但在展示及教育的部分卻有不錯的成績。是媽媽與孩子的避暑勝地,是校外教學的熱門場所,也是金融從業員工訓練的必經之所。可惜的是,該館基於疫情關係,處於休館狀態,想前往參觀的民眾只好暫待疫情結束。

 

#股票怎麼買

 

所謂「股票」,是指在公司草創初期或要增加資金擴建時,將公司的所有權分為幾個等份,交由投資人認購,同時向社會大眾募集資金。當投資人購買股票時,便獲得了以下三個權力:

1.可以參加一年一度的股東大會

2.可參與選舉董事監察人

3.得分派股息股利

以上,就是所謂的「初級市場」。當然,投資肯定是有賺有賠的。若是公司營運狀況不佳時,持有股票的投資人也須面對損失的風險。

 

而股票的獲得,除了上述的初級市場(意即直接向公司認購者)外,另有次級市場。次級市場,就是投資人間股票的買賣,上市上櫃的公司會在集中市場進行交易,而興櫃公司便在店頭市場交易。不過如果喜歡保險一點的方法,股票也有其他運用方法,如設質、繼承、贈與、信託等。

 

#世界第一張股票

 

世界第一張股票

 

 

股票制度的緣起,要追朔到17世紀的海權時代,西元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專門負責荷蘭到亞洲之間的海上貿易。由於每次回航都能帶回豐厚的利潤,導致海上貿易非常的興盛,然而,高利潤便伴隨著高風險,17世紀的科技並不如今日,船隻出海並不是每次都能回來,也因此有了分散風險的迫切需求。所謂「有需求的地方就會有市場」,荷蘭東印度公司便以阿姆斯特丹為中心,發行了價值650萬荷蘭盾的股票,世界第一張股票就此誕生。股票以古荷蘭文書寫,內容敘述公司確認收到了該筆投資。在17世紀,能以少量資金投資資本額這麼大的公司,也算是非常創新的想法了!

(註:650萬荷蘭盾可是等同於當時2萬名到3萬名教師全年薪水的總合。)


#中國存世最早的股票

 

 

 

時間快轉到自強運動時期。西元1872年,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奉派成立上海輪船招商局,不過由於清朝政府財政吃緊,李鴻章便決定效法西方股票制,向社會大眾募集資金。以每股白銀100兩為單位,入股數目不限,而中國的第一張股票也就此誕生。股票的右半部文字,敘述了股票的發行事由,左半部則是記載辦理過戶轉讓手續的欄位,但由於現今轉讓頻繁,在仍有實體股票時,也都移至背面做記錄。


 

#台灣第一張股票

 

 

 

清朝政府自鄭氏家族手中拿下臺灣後,並沒有馬上積極治理,反而是像防賊一般,只期望這個「彈丸之地」不要再發生叛亂。不過到了中法戰爭時期,清朝政府終於發現臺灣在海防戰略位置的重要性,也因此下令建省,並指派首任巡撫劉銘傳來臺。劉銘傳在臺灣推行許多新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鋪設最初的臺灣鐵路。

 

西元1887年,以鐵路股票的方式向民間招商募款,首度修築了從基隆到新竹的一段鐵路。上圖便是次任巡撫邵友廉在鐵路完工後,向光緒皇帝報告的奏摺。裡面詳細敘述了鐵路的興建和招商的過程,仔細看的話可以發現,其實鐵路本來是想蓋到彰化的,不過由於招商募款不足,所以只建到新竹便停止了,不過這份官方文件仍然證明了臺灣第一張股票的發行。

 

#金庫門

 

畢竟博物館是由原金庫改建而成,至今仍保留著當時的金庫門。

 

股票博物館天花板

 

穿過金庫門後,色彩斑斕的天花板引發了大家的注目。據說,幾種不同的顏色也分別代表了股票的面額。博物館導覽員幽默地準備了幾道口訣讓大家記憶:

藍天綠地,藍天非常的廣闊,無邊無際,代表不定額的大面額股;

 

綠地越來越少,象徵的是不定額的零股;

成語「萬紫千紅」,萬股紫、千股紅;

十萬火急,我們利用諧音,十萬火橘;

百萬咖啡,早上買一杯咖啡的英文「Buy One Coffee」。

 

#耕者有其田


undefined

 

政府於民國42年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對於地主擁有的私有耕地超過規定部分予以強制徵收,並放領為佃農所有,使種田的農民都能得到自己辛苦耕耘的結果。而政府補償地主的方式是,發給70%政府發行的實物土地債券及30%台泥、台紙、農林和工礦等四家省營事業股票。

 

四家公股

 

台灣水泥、台灣紙業、台灣農林和臺灣工礦等四大公司成立於日治時期。臺灣光復後,由政府接管建立,成為省營事業。民國42年至44年間,配合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四家公司由公營轉為民營,民國51年2月9日臺灣證券交易所開業,四家公司便成為證券市場首批股票上市之公司。

 

#臺灣經濟走廊

 

股票博物館承廳股票牆
股票博物館承廳,透過不同時期的股票帶領民眾走過台灣經濟的各個時期的酸甜苦辣。

 

 

走進長廊,看見的是臺灣發展的經濟脈絡,伴隨著不同時期的產業發展所推行的股票,如民國30到40年代主要是以食品與紡織類股為主,就能在股票牆中找到著名食品公司黑松、味全、晶晶、味王等。

 

過去中央信託局局長尹仲容先生則提出「進口布不如進口紗;進口紗不如進口棉」的主張,利用美國援助臺灣的棉花,交由民間的紡織業者來代紡代織,完成成品時,政府會給與代工金。因此,紡織業者不需要擔心原料的來源或是銷售的問題,有超額的利潤,也讓臺灣成為亞洲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紡織工業國,紡織廠數更從200間躍升為1228家。

 

 

 

長廊的另一側,則展示與當時相對應的產品。在過去農業時期勞力充足、資本不足且外匯短缺的情況下,台灣以農產品加工出口賺取外匯,此區展示了包含臺鳳鳳梨罐頭、晶晶蘆筍汁及二黑一白的民生用品(黑人、黑松以及白蘭洗衣粉)等產品。導覽員笑稱,每當有長輩參觀時,總是在這條充滿古早味的長廊上你一言我一句,熱鬧地回憶從前。

 

非肥皂

 

 

展區里綠色盒子的非肥皂引起我的興趣。所謂「非肥皂」,是過去引進洗衣粉時,為方便做區別,故在肥皂前面加一個「非」字。根據黑松粉絲專頁,當時因「非肥皂」過於熱銷,甚至成為美國P&G覬覦的對象。經過政府介入且居中協調後,製造商利台化工便於民國51年,擬定合約在三年內將該商品直接賣給了P&G。但爲安插部分員工退路,又再以利泰公司為名,專門代理P&G的「汰漬洗衣粉」。然而,不甘於只是代理的洪老典,也相當看好台灣市場的潛力。因此,另行成立國聯公司並生產「玫瑰洗衣粉」。起初,「玫瑰洗衣粉」並不暢銷,一直到了台灣作品「玉觀音」在亞太影展得獎,玫瑰洗衣粉便順勢以女主角藝名「白蘭」為名,改為白蘭洗衣粉。邀請藝人白蘭進行代言並申請專利,從此一炮而紅,暢銷至今。

 

#鎮館之寶

 

中華電信實體股票

 

 

民國89年3月16日,交通部將中華電信28億股股票送存集保。該張股票為集保公司庫存保管實體股票面額中股數最大。若以其歷史高價100.5元計算,該張股票市值竟高達新台幣2814億元,是集保公司保管股票以來最珍貴的一張,同時也是股票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股票健身館


 

在台灣經濟長廊的末端,博物館在地面上模擬股票的印製過程,並於左右兩方也堆疊著實體股票,真實展示了俗諺:「臺灣錢淹腳目,臺灣股票淹肚臍」的情況。孩子們的到來,將股票印製模擬步道當成了跑步機玩,也為原本靜謐的展區增添了不少趣味。

 

 

兩張黑白照片翻拍自展區。由於民國74年開始電腦輔助搓合交易與民國77年開放卷商成立,造就民國79年,臺灣股市首次衝破萬點的榮景。但當時仍是現卷交割買賣,不論是召開股東會或發放股息股利時,投資人都要拿著股票到公司排隊辦理。想像一下,若是你同時擁有20-30間公司的股票,恐怕光是排隊,就得排上一整天了!要知道,那時候可是沒有智慧型手機讓我們消磨時間呢!

 

#集保八大關卡

導覽員接著介紹到,每張股票送存入庫保管都需經過的八大關卡,每一道關卡的設立都是為了確認股票正確無誤。

 

集保八大關卡

 

首先,投資人會將股票送至卷商,而卷商會把股票拿到集保的櫃台,櫃台將依種類、數量和面額進行初步盤點,

 

undefined


確認無誤後,也還有二次覆點,並依證卷別彙整總數。

 

undefined

 

第三步驟為條碼黏貼及號碼建檔。除了股票本身的條碼外,集保公司將再賦予股票一個公司的專利條碼。每張股票的條碼,就像是人有身分證一樣。而第一到第三步驟必須當天作業完成,之後會入庫保管一天,確認無誤。

 

undefined

 

第二天由專人專車加上保全,將這些股票送到發行公司的股務單位。

 

undefined

 

股票送回原發行公司,由股務單位辨識自己公司所發行的股票真偽後,再由集保公司把股票收回,並檢核股票背面是否已蓋銷除前手章,確保這張股票已經不歸屬於上一個持有者。

 

undefined

 

另外,過去政府為鼓勵投資,曾提出某些情況下的增資有暫緩課稅的優惠,我們稱之為緩課股。然而,根據法規,緩課股是不能放送入集保公司保管。也因此,在點收時,也將檢核投資人是否已放棄免稅優惠。

 

undefined

 

第七步驟,集保公司將這些股票再次進行重編建檔,這是為了鑑定送出的股票和拿回的股票是同一張,沒有被調換或遺失。

 

undefined

 

最後,就是第八關卡的點收入庫的作業流程  。


undefined


 

只能說沒有點電腦的日子真是相當艱難,所有紙本作業都需要人力,更何況這些紙本作業還需要留存檔案備查,更需要空間、時間歸檔,確實是已經習慣數位生活的我無法想像的!

 

#油壓裁紙機

 

油壓裁紙機(圖片來源:臺灣股票博物館粉專)

 

 

聽了一連串的導覽和影片後,終於來到互動環節。展示包含油壓裁紙機、可操作的股票建檔及可供拍照的活動式多輪櫃。除了繼續介紹股票的保存規定外,導覽員也悉心介紹每個可供拍照的場景。展覽後,還有小遊戲及獎品,有玩又有拿。閒聊之餘,導覽員說到每個團體的導覽流程的差別。如一般金融從業人員的教育訓練,便會盡可能完整地闡述全館的內容。但若是有小朋友來訪時,便會稍微縮減專業內容,並將時間留給後半互動拍照區,讓孩子們排隊在活動式多輪櫃前拿著股票拍照或嘗試刷股票條碼等。客製化的服務收穫一片好評,也能在網路上搜尋到部落客們帶著孩子來訪時拍下的歡樂照片。


不過館方也已在疫情期間做了整修,估計下次去又是一番不一樣的光景了。

 

【參觀資訊】

 


檢視較大的地圖

 

時間:僅週一至週五,國定假日及例假日休館。參觀採預約導覽。

電話:(02)2514-1300、(02)2514-1301

地點:台北市復興北路365號3樓

 

#更多北部溜小孩好地方

鐵道部園區|展覽評價|國立台灣博物館|2020台北夏日遛小孩首選景點|3常態展+2特展簡介|交通資訊

山水緣庭園景觀餐廳2020|農遊券、客庄券可用|慶祝父親節的踏青餐廳好處去!|桃園龍潭|菜單|交通方式|大北坑景點|

【景美河濱公園】腳踏車、籃球、野餐、溜小孩和夕陽一次滿足!


 

文章標籤

筑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故事從皇位的架空開始,早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趙學住,為了讓自己身為中殿娘娘的女兒所誕下的子嗣登上皇位,故請到醫員李承熙為皇帝續命。然而,「苟延殘喘」的皇帝卻為整個朝鮮埋下更大的地雷。

 

 

另一方面,比現今中殿娘娘還老的世子一邊打探著皇帝病情的消息,一邊也偷偷準備著培養自己的勢力。畢竟朝廷上一面倒的都是宰相趙學住的人馬,若是有朝一日世子真能坐上龍椅,沒有自己的勢力幫忙,估計也只能是個傀儡政權。

 


 

#屍戰朝鮮/李屍朝鮮 劇評

 

本劇基本上沒有恐怖氛圍,也不太有突然嚇唬人的片段。相反地,角色間的互動相當可愛,諸如太子及其護衛間的鬥嘴、東萊府使對徐菲的死纏爛打等,總讓人會心一笑。功力之了得,即便是殭屍來襲的橋段都搞笑的讓人猝不及防,實在值得一看!

 

3小時的殭屍妝

 

 

至於特效妝容部分可說是令人敬佩!乍看之下,本劇中沒有哪個特別假的畫面,但也沒看到哪個畫面精緻到有經費噴灑的感覺。真的寫評價開始翻資料才知道,殭屍演員們都得先花3小時畫上特效妝。真忍不住心疼這些「殭屍們」,沒想到果真賺的是辛苦錢啊!

 

天黑請閉眼

 

由於角色們認定殭屍只在黑夜中活動,因此總是特別期待日出。在這樣強調黑夜、白天的情況下,導致我有種在玩狼人殺的感覺。當角色們興奮地大喊著:「天亮了!太陽出來了!」時,我就很想接話道:「昨天晚上,又有人被殺了...」

 

 


 

以下劇透,請斟酌觀看!

 


 

雖然一直強調本劇搞笑的功力了得,但其實編劇在嚴肅的劇情上也有亮眼的表現。當然,還有些讓人非常想吐槽bug:

 


 

謀反文書

 

劇中,世子李蒼為庶出。基於擔心中殿娘娘誕下嫡子影響其繼位,故與儒生們秘密謀反。但就是在這樣「秘密」謀反的情況下,世子大大咧咧地就出了遠門去尋找李承熙醫員。未將謀反名單帶在身邊,亦未將之銷毀,反而將大家簽署並按下手印的「關鍵證據」留在家中。這不是明擺著等著人來查嗎?

 

我能夠理解世子擔心事跡已然敗露,作為擁有皇室血脈的世子估計想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所以提前跑路。可你好歹收拾一下犯罪現場吧!這豈不是把底牌都亮給敵人了嗎?就你這丟三落四的性子,哪個聰明的臣子還敢跟著你?

 

城門開不開

 

劇情如此安排,也為世子不願再放棄其子民的執著鋪路。當地方官員堅持不開城門,不願意接納來自南方的難民時,世子強調著自己與中央趙氏家族的不同,硬是用世子的身分接管了整座城,並開啟大門迎接那些在城門外不停求情的百姓們。

 

或許,他也想起那些被自己拋棄了的儒生們吧!當他夾著尾巴離開中央,打著尋求真相的名義,卻是拋棄了那些衷心支持他的人。可這次,面對黑夜的怪物們,他將不會再次逃跑。

 

難民、飢荒與四面楚歌

 

若想將殭屍根除估計是一個大工程,況且人類們夜裡還得防禦殭屍,除去補眠的時間,恐怕白天也沒剩多少了。此外,當大量的難民湧入城中,吃喝拉撒也都是問題。對接管此城的世子而言,不僅要防殭屍攻入城門,後頭中央趙氏為首的官員也對其虎視眈眈,現在還得時刻緊盯城內民生問題。如此四面楚歌的情況下,世子卻像是賭氣般接收了來自南方的難民,是否將造成更大的傷亡?

 

#李屍朝鮮 片名爭議
 

 

起初「Kingdom/킹덤」中文片名譯作「李屍朝鮮」,估計是台灣最喜歡的片名「諧音梗」。將劇中李氏家族的「李氏朝鮮」稱之為「李屍朝鮮」。然而,即便是一部架空的歷史劇,仍受到韓國網友的大力反彈。畢竟,所謂的「李氏朝鮮」可是日本於殖民韓國時的稱呼,被認為具有貶低的意味。在日、韓向來敏感的關係下,中文此次自以為幽默的「神來一筆」,無疑是踢到了鐵板。

 

所幸,Netflix官方火速對此作出反應,並將中文劇名變更為《屍戰朝鮮》。

 

#收尾

 

雖然還沒來的及看第二季,但第一季的結尾斷在了這麼一個令人心癢難耐的地方,我真慶幸自己是等第二季出了才開始看的這部劇。《屍戰朝鮮》不僅僅是一部殭屍片,它同時也是一部喜劇片,更在片中探討了一些社會議題。驚人的是,關於殭屍的「疫情」及官員的應對,無論是封城或人民的逃竄,竟驚人地與今年(2020年)2月開始的新冠肺炎有許多的相似之處。莫非,這其實還是一部預言片?


 

文章標籤

筑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