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長春線上展覽封面

 

#起源

 

寶島長春

 

《寶島長春圖卷》由國立歷史博物館主導,與張大千等10名畫家共同完成之台灣巨幅山水畫。一方面慶祝中華民國70歲生日,另一方面也算是藝文界對當時社會低迷氣氛的激勵。1970年代,台灣遭逢國際局勢之巨變,除退出聯合國外,最強盟友美國也決定改與對岸建交。頓失美援的台灣,對未來的迷茫可想而知。

 

 

#《寶島長春》 命名

 

《寶島長春》線上展覽一隅

 

雖然計畫緣起具有濃厚的政宣色彩,但國立歷史博物館本就是官方單位,個人倒是覺得無傷大雅。事實上,本作也並非一開始就以《寶島長春》為名。計畫的起源,國立歷史博物館以「台灣風光大畫」為名,後又由館內提出包含「美哉中華、光輝中華」、「芬芳江河、國土芬芳、國土馨香、巍巍山河」等共24個象徵「中華文化延續、中華文化精神代表」的名稱。最終,才由張大千欽定「寶島長春」這個名稱。

 

如今看來,能以宣揚德政之名,聚集當時老中青三代的名家完成此項曠日廢時的大作,也是功德一件。然而,我不禁慶幸最後為圖名下決定的是,置身官方體系之外的張大千老師。否則,要是真有個「美哉中華圖展」恐怕會讓包含我在內的許多人錯過這幅大作。

 

然而,《寶島長春》這個名字可不是首創。中央製片廠於1960年10月31日於全省上映的電影《壽人壽國》的第二樂章便是以此為名。若是單就畫作而言,台展三少年之一的林玉山也曾以同名的花鳥畫作於1940年獲得第三回府展。

 


 

#繪圖始末

 

 

雖然本作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由張大千於開筆儀式中勾勒出的北野柳山丘,但我卻偏偏對整幅畫作的草稿、作圖這種集體活動更感興趣。歷時8個月的從無到有,由中青生代畫家們先花費3個月至各地寫生,最後再由前輩張大千指導,也不失為一種傳承。

 

紀錄片中的採訪的片段,更是能明顯看見畫家們眼睛裡閃爍著的光芒,讓人不禁回憶起自己曾與他人共同完成的那些艱鉅任務。無論是學生時期辦過的營隊、成果發表會,或是出社會後經歷過的各項活動,那種心無旁鶩只想著某件事情的專一和認真,以及完成後的成就感,無可比擬。或許,這就是需求金字塔最頂端的「自我實現」吧!對這些畫家而言,《寶島長春》儼然是場盛大的藝術派對,是成長,是傳承,也是屬於他們的成果發表!

 


 

#分工

 

根據包含國立歷史博物館官方網站、刊物、採訪記錄及戴忠仁的國寶檔案等各方資料,總結分工如下

 

張大千:開筆、定名、草稿及佈局指導、題跋93字及落款

 

張穀年:主要負責雲霧海浪、阿里山神木繪製

 

黃君璧:第二位開筆、畫下幾株大樹蒼勁的枝枒及茂密的樹葉

 

李奇茂:領隊、各地寫生、主要負責人物及建築(西螺大橋、彰化大佛、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總統府、北港朝天宮等)

范伯洪:各地寫生、整體暈染及畫間的銜接

 

羅芳:各地寫生

 

羅振賢:各地寫生、北部草稿主要擔當

 

蘇峯男:各地寫生、中部橫斷公路、九曲洞繪製

 

蔡友:各地寫生、南部草稿主要擔當

 

胡克敏:繪下一座山頭

 


 

#《寶島長春》 特色

 

《寶島長春》線上展覽一隅

 

鉅作/巨作

 

要說到本幅巨作/鉅作就不得不提到其尺寸,號稱長66公尺高2公尺的卷軸圖,實際尺寸其實是長65.15公尺高1.82公尺。雖然與實際尺寸稍有距離,但仍是台灣現存最長的集體創作。有趣的是,半年後,對岸便也集結畫家共同繪製了一幅高6尺長45尺的《大地長春》,競爭意味頗濃。

 

不精確的地理

 

以位於宜蘭東岸的龜山島而言,在本作中卻是出現在了北海岸。另外,狹長畫紙也不宜再將版面分為東西兩岸。因此,整張圖從北海岸出發,經桃園後,透過山水畫留白的方式,直接跳到了燕子口、天祥等東部地區。緊接著,再經中橫隧道轉回台中地區一路向南。

 

十大建設

 

畢竟計畫是基於政治宣導及激勵,是故可絕不能漏掉政府1974年至1979年間的十大建設。包含如今的桃園國際機場(曾稱「中正國際機場」)、台中港及高速公路(繪於北部)等。

 

國外較國內展出次數更多


 

自1982年6月獲得第七屆國家文藝獎的文藝創作貢獻獎後,便開始《寶島長春》環遊世界之旅,陸續抵達東京、韓國、馬來西亞、比利時、法國、盧森堡、德國、丹麥等國展出。至於在國內的展出次數,卻是屈指可數。

 

博物館主導創作

 

以往,被認為以典藏、展示、教育、研究為主要功能的博物館,竟轉變為主導創作的一方,相當令人吃驚。但經過仔細推敲後,似乎也就應該是這麼回事。畢竟國立歷史博物館可是官方單位,以政府為資金來源,自然必須為政府做事。就算是稍微轉移一下當時民眾對於中美關係的關心,也可能是件好事。更何況,雖然身在台灣,卻總是只以對岸的藏品為尊,而忽略腳下這片土地,豈不可惜?

 


 

#寫於觀展後

 


 

雖然只透過VR全景圖觀賞,但當如此一長卷的大作在眼前,還是免不了驚艷,也更能理解博物館以實際物品展示與在一般看照片的差異。與台博館《康熙輿圖》類似,估計展場實際參觀的人也都在找尋著每個自己認識的景物。不同的是,《康熙輿圖》與觀眾仍隔著一塊玻璃,大概是怕反光影響觀賞,燈光也刻意調暗,可《寶島長春》卻是沒有任何阻礙的呈現在眼前。我承認,當觀賞時能更好地捕捉作品的細節,但一方面也忍不住擔心展示時的危險。

 

(延伸閱讀:【國立歷史博物館休館中】回顧《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2017)》的妙手回春(一窺2.58億港元的天價畫作的小心機))

 

另外,在線上觀展時,能直接在原圖上看到官方標註的紅點。也許有人會覺得少了一點找尋的樂趣,但對我而言卻是覺得挺貼心的。不過,即便是現場觀展,南美館也貼心地將長圖再次輸出,並標註著名的景物,有種作完題對答案的感覺。

 

 

 

不過,這個再開闢的展廳可不單單是為了標註圖中的景物,更重要的或許是圖前擺放的《臺灣聲音地圖》計畫,呈現代表北中南三地的聲音,這部份同時也是我認為線上展覽最好的優勢。不需透過公用耳機,也不繪擔心時間問題,並且能邊聽著聲音邊看著作品細節,彷彿置身其中。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仍是缺少大作眼前呈現時的震撼吧!

 

參考資料

《寶島長春》VR展廳

史博製造Youtube頻道

 

arrow
arrow

    筑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