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朋友都能侃侃而談,只有你總是在看完文章後,仍摸不清作者想要說什麼嗎?明明盡可能詳細地解釋了,卻仍舊無法讓主管/朋友理解自己的想法?或許你可以嘗試看看這本《終身受用的7張圖表思考法》!
目前分類:閱讀推薦 (22)
- Apr 04 Thu 2024 21:09
7張圖帶你抓出所有文章的重點!|《終身受用的7張圖表思考法》,帶你快速圖解分析,成為找得到重點的人!|采實文化 |安藤芳樹
- Mar 27 Wed 2024 00:11
《深讀的技術》引領人類擊敗人工智慧AI的閱讀指南|秋滿吉彥
自從人工智慧AI問世以來,許多人開始產生知識焦慮症。以前,我們認為電腦能「剝土豆」已經相當厲害,但現在的AI不僅能寫文章、翻譯、修圖,還能剪影片,幾乎無所不能!那麼,有什麼事情是只有人類能做到,而AI卻無法完成的呢?
我相信,《深讀的技術》就是其中之一!
- Mar 20 Wed 2024 20:06
【書評怎麼寫】日本知名書評大師來教學!寫書評的13個技巧與7大禁忌全都錄!年讀700本書、月寫60篇書評的《日本暢銷書點評手的超寫作術》!
如果你也曾懷抱著「反正我就是不行,我又不是職業作家!」的念頭,或曾在寫作的過程中感到迷茫,非常推薦你可以看看來自日本專業書評家印南敦史的《日本暢銷書點評手的超寫作術》!
- Mar 09 Sat 2024 13:40
【一個女殺人犯的素描】我知道她殺過人,但你願意聽聽她的故事嗎?|林于如連續殺人案|埔里連續殺人案
如果女人不是社會所期待的,擁有完美賢妻良母形象的樣子,是否就不值得同情?即便奉子成婚,為夫家日夜操勞,但因為曾在酒店工作、有抽菸喝酒的惡習,就一定是十惡不赦的大罪人嗎?
- Feb 08 Thu 2024 14:43
【讓人一搜尋就找到你】書評|一本書教你怎麼獲得免費流量!不用懂複雜的語法,也能衝上Google搜尋第一頁!?|SEO書籍推薦2024
你一天會使用Google幾次呢?要安排出去玩的行程時,會不會先上網搜尋目的地有哪些好吃好玩的?如果計畫要買單價比較高的商品(如冰箱、手機等),會不會先Google一下網友們的評價呢?
我會!這也是我對這本SEO的書有興趣的原因。
- May 18 Thu 2023 19:35
擺脫忘東忘西的瞎忙人生,跟著Tiago Forte用數位筆記打造自己的專屬資料庫!(包含延伸閱讀與應用範例)【打造第二大腦】
你也常常忘東忘西嗎?或總想不起來自己轉瞬即逝的靈感?不論你是從事行銷企劃、自媒體工作,或任何想提升自我的人,都非常適合今天推薦的這本《打造第二大腦》!
- Feb 05 Sun 2023 19:34
《上流兒童》讀書心得/書評|如果你也喜歡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定不能錯過的親子關係刻劃小說~
還記得小學時總有同學的爸媽請大家吃吃喝喝,或是看到哪個同學擁有最新款手機,放學回家後,向父母哭鬧著自己也要。如果你也曾經歷過那個小型社會,對這些情境心有戚戚焉,或著迷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親子關係刻劃,對「我都是為你好!」、「你現在恨我,但你以後會感謝我!」等經典家長台詞點頭如搗蒜,那你絕對不能錯過這本《上流兒童》!
- Aug 05 Thu 2021 20:29
【10本資料視覺化書單推薦,Infographic好簡單】大數據時代最吸睛的職場技能!簡報、提案、社群經營無往不利!|視覺化圖表製作|Tableau、python視覺化分析教學
作為職場人,不僅是你,
估計你的主管、長官、客戶,甚至社群媒體的粉絲們
都看膩了各種枯燥乏味的數字及陽春表格!
想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脫穎而出,
你肯定不能錯過今天資料視覺化的書單分享!
- Oct 24 Sat 2020 15:41
經濟學教授與PTT網友不藏私推薦 |2022年必讀的20本經濟學入門書單,數學不好也能輕鬆讀懂經濟學!
對你而言,經濟學是什麼?
是那隻「看不見的手」?
是市場上供給與需求雙方的角力戰?
是在肺炎疫情後閃亮登場的「五倍振興券」?
還是美國聯準會的不停升息?
一般而言, 我們將經濟學定義為
研究人類如何利用稀少資源滿足無窮慾望的社會科學。
然而,這門學問卻同時有著「文組數學系」的稱號,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事實上,經濟學說到底就是一門做選擇的學問。
我們可以透過經濟學培養分析與思考能力,
讓自己對身邊所發生的各種事件有自己的想法,
而不再只是人云亦云。
也因此,即便數學不好,
我們仍能倚靠經濟學的各種工具加以分析、思考,
最終推導出結論。
本次由經濟學系教授與PTT網友推薦的暢銷經濟學入門書單,
讓數學不好的你也能輕鬆讀懂經濟學!
- Oct 05 Mon 2020 12:00
輾轉紅蓮|大時代小人物油麻菜籽般的命運,多種版本不愛看書也能「讀」經典
雖然《油麻菜籽》才是作家廖輝英最廣為人知的著作,但她本人卻對《輾轉紅蓮》這本長篇小說同樣有著深厚的情感。2015年的竹科廣播中,廖輝英表示,自己將許多摯愛的身影投射進了《輾轉紅蓮》這本小說裡。在她的記憶中,這些看似柔弱的女性們,即便肩扛著傳統與男人的陰影,卻仍頑強地抵抗著命運。不奢望能改變命運或名留青史,這些女人只是沉默地、堅強地,迎來每一個人生給她們的挑戰。
- Aug 29 Sat 2020 15:13
見樹又見林|閱讀筆記|若你曾被理論壓得放棄社會學,就改讀這本入門吧!|社會學系大一入門先修必讀
黑板上滿滿的人名,書本上滿滿的理論,
一個個都像催眠的咒語,霎時間有種讀了另一種語言的感覺。
這些文字,每個分開我都認得,怎麼放在一起我就不認識了?
估計這是許多和我一樣入門者的心聲,雖說每個學科都得經歷過這段苦悶,
但社會學的名詞們總特別讓我難受。
偏偏這麼反感的我,卻被這本「見樹又見林」吸引。
- Aug 15 Sat 2020 17:56
第五位莎莉書評|多重人格小說入門款,24個比利作者的多重人格虛構嘗試作|解離性身分疾患|Daniel Keyes
提及多重人格小說,
最多人想到的估計是改編自真人真事的《24個比例》。
然而,若是你也和我一樣,
被比利的人格們搞得根本分不清東西南北,
或許也可以轉而嘗試這部同樣出自於丹尼爾·凱斯(Daniel Keyes)之手的《第五位莎莉》。
- Jul 30 Thu 2020 10:55
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書評|一本寫給女人的勇氣書|綠色女孩(Green Girl)|羅珊·蓋伊
「女性主義」四個字儼然已成為魔物,讓人避之唯恐不及。
現今的女人,喜滋滋地視「傻大姐」、「傻女孩」為一種稱讚,
害怕時間的刻刀在留下的痕跡,更害怕被人形容為「精明」、「能幹」。
然而,對女人單一的刻板印象是否會降低社會對「歧視」言行的敏感度?
社會是否將因「婦女保障名額」而忽視這些傑出女性背後的努力?
本書以作者羅珊蓋伊的回憶錄為開頭,
紀錄其成為校園中唯一一名黑人女性教職人員後的所見所聞。
她一方面忿忿不平地認為自己為如今的成就所作的努力因「保障名額」的頭銜受眾人忽視;
另一方面,同時也渴望著能被師生接受並喜愛。
作者利用整整一章的篇幅,完整描述了自己不顧形象地抓、爬與摸索的過程。
在自我揭露後,作者開始對不同的女性議題發表看法,
諸如無法與同性為友的女性、身材、性暴力及家庭暴力等,
並在各個議題都舉出豐富的影視或書籍作品為例,
以女性角度重新剖析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
- Jul 26 Sun 2020 13:18
4大知名網路書櫃亂鬥評比|Goodreads|Anobii|Readmoo分享書|冊格子|殘酷實用評價|書籍管理網站推薦
愛書人最想做的事估計都是一樣的,希望能整理好自己一路走來曾讀過的書,和讀過相同書籍的人交流彼此的心得,看看別人不同的視角。當然,也想推廣那些比較不知名但卻很值得一看的書。然而,要如何能快速找到自己看過的書,又要如何能馬上回憶起這些書的內容及當下的心得呢?
近年來,網路書櫃解決了我們的問題。透過網路書櫃,我們能登陸所有自己讀過的書,並為每本書寫下自己的心得或做重點劃線等。同時,我們也能透過別人的讀書心得評價自己想讀卻還沒開始讀的書,是否值得一看。這次,整理了包含Goodread、Readmoo、Anobii、冊格子等4大網路書櫃的實際使用心得,看看哪個網路書櫃,才是最適合你的吧!
- Jul 12 Sun 2020 19:35
失去甜味的糖|書評|劉碧玲|龍巖糖廠|特殊教育|自閉症|三角戀|青梅竹馬
本書以戰後最早被撤銷的龍岩/龍巖糖廠為背景,講述發生於孫淮安、胡有田及蔡佳瑤間細膩的愛情故事。看似有點俗套的劇情,卻因為作者對糖廠內的階級及人物內心細膩的描述而引人入勝。作者劉碧玲曾為啟智班老師,本身的特教專長也在書中為患有自閉症的孩童與父母們平反向來受汙名化的標籤。
- Jul 04 Sat 2020 13:05
死刑肯定論書評|《國民法官法》即將上路,廢死議題再也無人能置身事外
《國民法官法》於2020年7月三讀通過,自2023年1月1日開始,將讓一般國民也可以參與審判。由6名不具備審判專業知識、經驗的一般國民加入審判程序,和和3名職業法官一同參與聽訟、問案及最後判決。根據本書作者的觀點,台灣人民亦將在2023年取得司法改革的鑰匙,「死刑存廢」這個向來熱門的議題便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 Jun 21 Sun 2020 11:30
教出殺人犯|書評|少年事件處理法|「要當個乖孩子」,才是促使青少年犯罪的那句話!
當我們總是告誡孩子「要當個乖孩子,不許哭鬧」時,是否同時也將他/她推向孤獨的深淵?當父母無法承接孩子的情緒,以不擅長/不懂得表示愛與關懷,只一昧的要求或直接以暴力懲罰,是否終將「教出殺人犯」?
- Jun 17 Wed 2020 20:00
正義謊言的罪人|書評|陳金漢|教化之可能|重現每個在法庭無法獲得的正義
法院真的能審判出正義嗎?面對越來越多令人摸不著頭緒的判決,我們是否應該繼續相信司法?而冷冰冰的法條,是否真能夠斷定兩造雙方孰是孰非?當我們真的走上法院,爭得究竟是正義,還是一口氣?本書以16個案件拼湊而成,作者陳金漢是執業20多年的律師,透過一樁樁的個案闡述每個無法從法庭判決中得到的正義。
- Jun 14 Sun 2020 20:10
金石堂讀書共和國回頭書展2021|推薦書單、購物流程|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即便位於書店街的金石堂城中店早在2018年便吹了熄燈號,今年(2020)24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敦南店也關門大吉,但幸好網路書店及電子書的相關服務日益成長,折扣也是下殺到讓人幾乎剁手的地步!
透過臉書追蹤我們更新吧!
#回頭書 意思/回頭書是什麼
▲回頭書書況範例,如右方書背
根據維基百科,所謂回頭書,又稱為「記號書」。簡而言之便是有些微受損的瑕疵品,多是搬運過程中折損,或在書店陳列時造成之瑕疵。這些「回頭書」被退回中盤或出版社後,書商會因庫存的壓力,以較低的價格販售。因此,本次回頭書展的價格也算相當實惠,無論原價,平均單本皆只要170元的佛心價。
#購物流程(2020)
1.選購
在瀏覽商品的頁面不是太方便,沒辦法在某個頁面瀏覽到全部商品,只能透過分類一個個點擊閱覽。此外,買書時我偏好能先閱讀一下書的內容,例如文宣或副標題等。但本次書展的頁面有時連書名都無法完全顯示,單透過封面及簡短的標題或許會讓使用者和許多好書擦肩而過。要注意的是,回頭書是不可退的!
2.下訂
▲金石堂購物進度圖示
從6月9日晚上下單,隔天出貨,並在6月11日早上便已抵達指定超商門市。付款方式也相當多元,支援如街口支付、信用卡、超商取貨付款等。
並可以結合Line官方帳號,不用每次輸入帳號密碼登入。透過Line隨時查詢訂單進度,並即時收到取貨通知。最重要的是,現在綁Line還有優惠券!就是不知道回頭書的優惠能不能再使用優惠券折價。
→→點我去回頭書展2021←←
#推薦書單2021
1.心靈類
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2020年非常紅的一本毒雞湯,書名也確如其名,有趣又可愛!
在懸崖邊緣.接住你:一名專業資深精神科醫師的現場醫療記錄:一本精神科醫師臨床的記錄, 藉由大量思覺失調症、邊緣性人格、雙相情緒障礙、創傷壓力症候群、飲食障礙症等案例,探討現代精神健康問題。
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來自《報導者》對重大精神疾病事件的深度追蹤報導合集,從新聞事件切入,深入探討案件的核心。報導間更穿插照片集,讓讀者能真正親眼「看見」精神疾病。
關於人生 你可以問問亞里斯多德 不做決定 等於讓別人決定你。幸福 是有意識的思考、選擇和行動:個人特別喜歡本書的副標題!與其讓時間、時代或其他不確定因素決定人生,不如讓自己為自己下決定!
失控的正向思考:本書是對勵志/心靈雞湯類書籍的反動,強調樂觀本應是健康的態度,不應被轉化為自我安慰或病態的信仰。
2.財經類
世界金融大歷史3000年:從古希臘城邦經濟到華爾街金錢遊戲:以往的歷史課多以政治為主要講述,但這次不一樣。讓我們重新以金融的角度重新閱讀一下人類世界3000年的歷史!
3.兒童類
◆程式設計系列
小學生進階程式設計挑戰繪本2.程式設計能做什麼?(非回頭書)
◆繪本類
#實際購買/戰利品(2020)
→→點我去回頭書展2021←←
◆攝影師之眼:數位攝影的思考、設計和構圖
▲《攝影師之眼》封面
在開始寫部落格後,除了文字需要絞盡腦汁外,美美的照片也總是一大硬傷。在仔細翻閱其他網站後,深深發現自己拍照的功力不足,也才會在一看到這本書便忍不住下單!
◆愛我的人也呼吸著我:我正在失智,我面對生病的孤寂,我要留住記憶的最後一息
▲《愛我的人也呼吸著我》封面
還記得也曾有部台劇《含笑食堂》也是以失智症為題,到後期真的是看一集哭一集,尤其是曾日日夜夜照顧患有阿茲海默症外公的阿姨,當時更是抱著面紙每週追著三立首播時間,邊哭邊看。
◆教出殺人犯
▲《教出殺人犯》封面
在看完《加害人家屬》後,突然覺得應該打鐵趁熱接著了解相關資訊。其實從孩童時期就看過許多桃莉海頓/托瑞海登(Torey Hayden)的兒童心理學個案小說,如今再往相關領域閱讀也算是再續前緣吧!(延伸閱讀:教出殺人犯|書評|少年事件處理法|「要當個乖孩子」,才是促使青少年犯罪的那句話!、加害人家屬|書評|一人做事不只一人擔,不能哭更不能笑的無聲地獄|中華紅心字會|心納家庭)
◆死刑肯定論
▲《死刑肯定論》封面
同樣是基於《加害人家屬》、《誰是被害者》而有的延伸閱讀,加上台灣社會近幾年實在對「死刑存廢」有很大的歧異。雖然這仍是一本贊成廢除死刑論調的書,在我個人而言絕對是屬於同溫層的書籍,但本書的宣傳文稿實在是相當吸引我:
死刑,就是一個由「被害人復仇的渴望」與「安全社會的維繫」所交織而成的網。關於死刑,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延伸閱讀:死刑肯定論|書評|森炎|國民法官法即將上路,廢死議題無人能置身事外|英國Timothy Evans案|漢摩拉比法典|廢除死刑)
◆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
▲《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封面
對於女性主義汙名化的標籤實在嚴重,尤其是在無法控制台灣人濫用的情況下。從歐美傳來的「彈性工時」被慣老闆們玩成「固定時間上班,彈性下班」的無酬加班,而女性主義也被延伸成為「有事時,我是女生欸;沒事時,這是性別歧視」。我不敢說自己會不會曾濫用過這些原本良性的想法,但我確實曾害怕被貼上女性主義的標籤。大概是心裡總有點覺得底氣不足,所以當看到書腰上的文宣,就決定下手了。
女性不是髒話,也不須膜拜,但仍是我的答案。我不良,我不哭,我驕傲!
真心希望有一天,女性壓榨女性的事蹟能全然消失,女性主義也能抬頭挺胸不害怕被汙名化!(延伸閱讀: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書評|一本寫給女人的勇氣書|綠色女孩(Green Girl)|羅珊·蓋伊)
→→點我去回頭書展2021←←
- Jun 12 Fri 2020 19:57
加害人家屬|書評|一人做事不只一人擔,不能哭更不能笑的無聲地獄|中華紅心字會|心納家庭
沒有資格哭泣,更不值得擁有笑容的罪人,請問你的罪名是?雖然未曾做過傷天害理的事,卻被社會枷鎖框架,媒體多年後的一篇報導就可能讓你被千夫所指。失去幸福的資格,受的創傷也無處可說,因為被害者及其家屬才是值得擁有同情的一群。而這群無罪的罪人,正是「加害人家屬」。
透過臉書追蹤我們持續更新吧!
對古今中外各大刑案充滿好奇的我,只要有空就會看看相關的電視節目、書籍或Youtube影片,舉凡美國黑色大理花、黃道十二宮殺手、韓國華城殺人案、紅色指甲油殺人事件、新加坡人肉咖哩飯等。講解這些案件的作品,通常會先聚焦於被害者生前的作息生活、描述兇手行兇過程、介紹兇手的生活背景及促成凶殺案的可能原因,最後則是被害者家屬訪問或多年後重回案件現場哀悼等。然而,被凶殺案影響劇烈的人可不僅止於此,作為加害者家屬同樣深受其害。
#《加害人家屬》 評價
幸福美滿的家庭有一天突然瓦解
本書首先以一個平凡的小家庭接獲警方電話為開頭,雖然妻子(化名淺野)在丈夫第一次接獲警方電話時不疑有他,但隨著丈夫連續三日前往警局,她女人的直覺開始發揮作用。終於,丈夫在警方的陪同下向淺野承認的自己的罪刑,同時也宣判了她平凡人生的結束。
作為故事的開頭,淺野的故事相當引人入勝。從最初的疑惑、聽見丈夫自白的驚駭、面對孩子的小心翼翼及愧疚、夜深人靜的自怨自艾和隨之而來一連串的兵慌馬亂。我很喜歡有關淺野內心狀態的描述,從懷疑、不願意相信到悲傷、怨懟,沒有一般童話故事的聖人光輝,特別真實。
另一個令我醍醐灌頂的,則是關於加害人家屬對於被採訪的態度。由於自己是加害人的家屬,好像本身就已經背負了「未盡關心、督導」的責任,即便不是加害者本人,卻也已然在心裡為自己定罪。因此,加害者家屬對於自己被打擾或被排斥孤立都視為理所當然。這也恰巧說明了加害者為什麼通常是案件當中最沈默的一群。
重點不是單親 而是親子關係
在本書中讓我相當認同的,便是關於青少年犯罪的部分,總覺得這部分的陳述,即便是放到一般成年的加害人身上一樣適用。
媒體喜歡以「單親家庭」、「父母離異」等關鍵字來解釋犯人的家庭背景。然而,並不是所有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會犯罪,重要的不是家庭型態,而是親子關係。
剛讀到這段話時,我不禁點著頭多看了兩遍。還記得不久之前我正閱讀著風傳媒對於2015年縱火弒親的死刑犯翁仁賢的相關報導。看似一家和樂的傳統大家庭,卻在除夕夜縱火,讓祝融帶走了包含父母在內共6名的親屬。這個傳統大家庭沒有單親或父母離異,雖然無法肯定文章中對於雙方過往爭執的敘述是否有所偏頗,卻能肯定加害人與家屬間的劍拔弩張的家庭氛圍。
台灣受刑人協助團體 中華紅心字會
本書後半部著重於包含英國的POPS(Partners Of Prisoners and family support)、澳洲的Shine for kids(書中稱COPSG實際已改名)及日本的WPH(World Open Heart)等特別成立以服務受刑人及其家屬的團體。於是乎,也讓我好奇台灣是否有類似的服務團體。
中華紅心字會(以下簡稱紅心)自77年從事受刑人家屬服務,將受刑人家庭稱為「心納家庭」。除了受刑人家屬服務外,另有由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辦理的老人服務中心與弱勢家庭服務組。
相較於他國團體僅專注於受刑人及其家屬的服務,紅心的服務項目乍看之下顯得龐大且繁雜,並有服務區(目前僅雙北、楊梅、平鎮、新屋、中壢、龍潭及台中市)的限制,若是在服務區以外的家庭僅提供通訊諮詢或資源轉介。可即便是在繁雜的業務項目之下,紅心對於受刑人家屬的服務仍是包羅萬象,如經濟就業資源、家庭關係修復、心理輔導及法律諮詢等。
雖然並未詳細比較國內外受刑人協助團體的服務項目內容,但我仍開心於總是愛心氾濫甚至躍上國際舞台的台灣人,並沒有因為加害人家屬所謂「未盡關心、督導」之責而忽略他們的困境。
#結論
或許是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讓大眾開始看到了加害人家屬的困境,也因此催生了這本書的翻譯及出版。雖然已是10年前的內容,但還是有些亙古不變的道理是值得一看的。更何況,在真的閱讀本書之前,我從未細細想過每個案件的加害人家屬及其困境,總是被即時新聞或案件專題報導餵養關於加害人、被害人及被害人家屬的相關資訊或近況更新。然而,加害人家屬受案件發生所影響的程度可不亞於被害人家屬,尤其是在這個網路發達且鍵盤正義的年代。如同王靖於《敗戰處理》所敘述,網友們彷彿用鍵盤宣示著自己是「正義的夥伴」,每一個痛罵加害者及其家屬的留言都像是嘶喊著「這不是我的錯!都是他!」。可是,案件的發生究竟與這些留言的人有什麼相關?這種肉搜、迫害,不正是一種「惡」嗎?
參考閱讀
受刑人家庭服務實務經驗探討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