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學時總有同學的爸媽請大家吃吃喝喝,或是看到哪個同學擁有最新款手機,放學回家後,向父母哭鬧著自己也要。如果你也曾經歷過那個小型社會,對這些情境心有戚戚焉,或著迷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親子關係刻劃,對「我都是為你好!」、「你現在恨我,但你以後會感謝我!」等經典家長台詞點頭如搗蒜,那你絕對不能錯過這本《上流兒童》!
歡迎透過臉書追蹤我們!
作者:吳曉樂
出版社:鏡文學
出版年份:2018/07/27
ISBN:9789869545655
說到吳曉樂的名字,熟悉的人可能不太多,但提及她的另一作品,公視2018年紅到不行的詩選電視劇(即單元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相信大家就會非常有印象了! 感覺作者特別擅長觀察,不論是觀察整體的社會現象,或是統整一系列個案,將一般人視為平凡日常的生活點滴,擴寫成一個個引人入勝卻又讓人點頭如搗蒜的經典故事。其他著作包含:《致命登入》、《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我們沒有秘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等,喜歡吳曉樂細膩風格的朋友,可別錯過囉~
雖然以《上流兒童》為名,但故事主要以孩子的媽陳勻嫻為主角。適逢孩子要上小學的年紀,出身台灣南部小村鎮的陳勻嫻,為了給孩子最優秀的未來,選擇接受老公上司的「恩惠」讓自己的孩子與上司的孩子一同進入知名私立小學念書!
嫁給家境小康的老公、有個成績優秀的兒子、甚至擠身上流富太太社交圈,勻嫻覺得自己總算揚眉吐氣那個來自鄉村的女孩今後不會再讓任何人瞧不起了!儘管一切看起來如此美好,但她不知道,自己其實正一步步踏入一場陰謀...
本書的描寫很細膩,即便只是文字,也很有畫面感!讀一讀,常常會有深有同感,不自覺讚嘆著:
對,就是這樣!
是救命繩索,也是致命弱點
本書以一場奢靡浮誇的上流聚餐作為開場,用勻嫻的視角細膩描述了整個場景,甚至是現場每位與會人士的一言一行。一段段刻畫入微的文字,讓讀者感覺整個場景就擺在眼前,彷彿和勻嫻一起踏進了這個「上流社會」!
一開始,我其實對如此詳盡的描繪感到疑惑,作者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篇幅寫一場親子聚會呢?難道只為了彰顯所謂「上流社會」的與眾不同?但隨著我一頁一頁的翻閱才真正理解:這,就是勻嫻的內心!
因為她羨慕且著迷於這種生活,所以她牢牢記住了這場聚會的所有細節。大到建築的富麗堂皇,小到麵包的抹醬品牌,所有一切都符合她對「美好生活」的投射,也是她擺脫自卑的一條救命繩索,更是她被掌握的致命弱點!
名人/網紅憧憬
不過勻嫻對美好生活的投射,對部落客艾薇的教育理念的篤信,可不僅僅是小說裡的一個片段。
如果你也曾看著某部Youtube影片,感嘆著自己想要那種優雅的生活,或是看著IG、FB網紅打卡的名店,想著下次也得去採點拍照,那或許你也是現實生活中的「勻嫻」!
近年來,不少自媒體名人開班授課,或在公開平台上分享自己成名的秘訣,他們實際分享的正是這一套邏輯!
透過各種生活紀錄的分享,讓人們看到生活光鮮亮麗的一面,讓人們嚮往這樣的生活,甚至希望自己成為下一個網紅!
雖然自我提升沒有問題,朝著自己嚮往的生活前進也沒問題,但我們或許得花時間好好確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哪種人生?否則,即便用盡全力,也只是成為下一個「勻嫻」而已...
喪偶式育兒
話說回故事,造就事件發生的,全是勻嫻一個人的錯嗎?當丈夫對著勻嫻大喊「我把兒子的事交給你管,你自己看看看看你管成什麼樣子?」但父親憑什麼在兒子的教育裡缺席?
熟悉的場景,熟悉的配方,猶如陸劇《以家人之名》女主角閨蜜齊明月的父親;更甚者,或許可以參考知名日本著作《坡道上的家》。
然而,這並非指責男性有錯誤畢竟,傳承這種教育方式的,是整個社會、文化與體系,甚至是數個曾面臨相同情況的年長女性(意即娘家母親或夫家婆婆等)。好在相關議題已越來越常出現在大眾視野,相信經過反覆的討論、審視或許我們也能期許未來會有改善的一天!
評分:
總的來說,《上流兒童》這本書還不錯!雖然個人覺得前半部有點冗但那些文字確實都是必要的鋪墊!重點是,書中有許多幕讓人心有戚戚焉的場景,總是讓我忍不住回憶起小時候。
故事的收尾也引人深思,反映出每個人不同生活的態度。如果你也喜歡《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類的故事推薦可以試一試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