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職場人,不僅是你,
估計你的主管、長官、客戶,甚至社群媒體的粉絲們
都看膩了各種枯燥乏味的數字及陽春表格!
想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脫穎而出,
你肯定不能錯過今天資料視覺化的書單分享!
歡迎透過臉書追蹤我們!
所謂的infographic,
字面上即為infomation及graphic的合體。
中文普遍譯為「資料/資訊視覺化」。
是將枯燥乏味的資料/資訊/數據
轉化為圖像、圖表及少量的文字,
藉以傳達某個理念/主題/想法的藝術。
也許你不太認識這個名詞,
但相信你已在許多地方看過資料視覺化的展現,
如各大政府機關網站、粉專:
各大新聞社群:
▲聯合報
▲經濟日報
事實上,
只要直接在Google或pinterest上搜尋"infographic",
就能找到成千上萬筆資料視覺化的圖表。
透過圖像的視覺傳達,
不僅能更吸睛,也更能說得清楚,講得明白!
都說「學習的捷徑是模仿及重複」,
今天就整理了5本海內外知名視覺化圖表範例,
讓你現學現賣!
如果你還未曾真正嘗試過資料視覺化工作,
不妨從自己的日常生活開始!
以本書為例,
將進階的料理知識、原理及歷史
通通整理成精美的資訊化圖表,
不僅講述了各種食材背後的知識,
更剖析了世界各地經典菜品的料理手法及演進史。
如果你除了對資料視覺化有興趣,
更是個美食愛好者/料理職人/美食家,
那你肯定不能錯過這本《看得見的滋味:INFOGRAPHIC!》
作為台灣第一家資訊圖表公司
Relab的這本《台灣數據百聞》
將台灣公部門原本密密麻麻的數字,
全都變成了一目了然的精美圖表。
讓我們更了解自己所在的這片土地。
本書內容包羅萬象,
從自然環境、教育、公安、國際關係等通通都羅列其中,
比一般文字或口述的報告更有感染力及說服力!
誠如編輯團隊所言,
獻給每個罵過、怨過、失望過,卻依然愛著台灣的你。
The Best American Infographics
國內中文資料視覺化的相關書籍還不多,
相關的作品也大多僅於網路/社群上流傳。
不過在美國,
可是有專門為infographic所設的年鑑喔!
由曾獲得普立茲獎的Gareth Cook
及美國廣播電視記者Robert Krulwich
共同編輯的《The Best American Infographics》。
將每年最優秀的infographic集結成冊,
內容包含政治、自然環境、科學及公衛等。
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那麼這一本「多人行」的年鑑,
理所當然是本infographic的聖經!
本書收錄了來自世界各地超過100個infographic範例,
且不僅僅只是展示成果,
也詳述了完整的設計及演進歷程。
如果要將這本書分類,我會說:
他不僅僅是一本設計書,更是一本行銷書!
收錄了許多新銳的infographic創意,
真正完美展示了如何用精美好消化、易懂的圖像
闡述原本枯燥乏味且複雜的資訊!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因此,除了資訊圖表的設計教學外,
也包含了相關軟體的教學書!
同樣是來自台灣團隊Relab的作品,
不藏私地直接公開資訊圖表製作的SOP!
從設定溝通目的、時間規劃、研究溝通對象、設計資訊結構、設計規劃及製作,
Relab直接公開了公司內部資訊圖表的製作流程。
同時,也收錄了6篇海內外專家的採訪及最新資訊。
另外,
由於本書當中有許多跨頁式表格,
未避免讀者因裝訂而影響閱讀,
建議可直接購買電子書版本。
本書屬於手把手教你完成資訊圖表的類型,
相較於Relab《人人都能上手的資訊圖表設計術》一書,
本書的內容較多的著重於設計的規畫及製作。
然而,雖然內容有按照實務操作順序排列,
但各章節仍可獨立存在,
有相關經驗者可將本書視為工具書,
就實務操作時遇到的問題解答。
→使用軟體:R、ggplot2
相信你也常聽過「換位思考」,
意即要我們思考
聆聽報告的主管/客戶/廠商等
想從報告裡知道的究竟是什麼。
而本書的作者劉奕酉老師
剛好任職科技產業主管多年。
憑藉著多年的簡報經驗,
本書不僅僅闡述了資訊圖表設計的方法與重要性,
更是分享了其多年提案簡報的實戰經驗!
絕對是在職場浮沉的你臨時抱佛腳的好選擇~
→使用軟體:Power Point
來自前日本IBM首席顧問的清水久三子,
悉心闡述了簡報、表格、圖表的製作技巧,
並強調如何以視覺效果達到溝通效果。
本書以左頁文字+右頁圖片的方式呈現,
讀者可以從頭到尾細細閱讀,從而增進自己簡報能力;
亦將本書當作一本工具書,
隨時引用書中多達181張的實用圖例。
來自Google內部的資料視覺化課程,
無論給主管的成果報告、要將資料視覺化的學生、給廠商的提案...等,
一定都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升自己通通能力及效率!
《Google必修的圖表簡報術》一書從設定目標開始,
先明確聆聽報告的對象、報告內容及方法,
再針對資料選擇適合的圖表。
緊接著,去蕪存菁,刪除報告中不必要的資料,
並美化圖表以吸引聽者的注意力。
本書最後著墨於「修正」,
連用兩個章節講述改造圖表的方式,
提升讀者發掘錯誤、發覺缺點的能力,
以便未來投入實戰後,能迅速發現錯誤,自我改正。
實戰派的朋友照過來!
本書還可搭配內含100多道豐富事例的練習本使用,
每一章節都有老師示範、自行發揮及職場應用等3個部分,
讓你現學現賣,加深印象。
本書完整講解了資料視覺化工具的技術及使用流程,
從資料視覺化的的概念及流程,
到一步一步地帶領讀者操作Excel、Tableau,
製作出吸睛的圖表。
書末,更提供了許多視覺化網站及工具,
讓讀者能自行組合搭配。
另有《進階高手養成實戰經典》,
讓已有相當基礎的大數據研究者,
在該領域更加如魚得水!
→使用軟體:Excel、Tableau
要說到大數據,就不能不提到python啦!
結合程式語言的優勢,
能連結資料庫、網路爬蟲、結合其他程式語言等,
無論是資料分析或展示都能一站搞定,
使用上也有極大的自由空間!
本書作者Wes McKinney正是python中,
用於數據分析的軟體庫pandas套件的創建者。
還有什麼比一本來自創建者的教學更有用的課本呢?
→使用軟體:python
如果你也曾被網站上互動式的資訊圖表所驚豔,
本書將從頭帶領讀者實作一個專案,
從擷取資料開始,包含資料清理及分析,
一直到建立一個互動網站的成果展示。
如果你本身是一個實戰派的學習者,
或是本身對資料視覺化網站情有獨鍾者,
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資料視覺化》!
→使用軟體:python
來自邁阿密大學傳播學院的講座教授Alberto Cairo,
開宗明義將"infographic"定義為應用藝術的一種,
強調以色彩、幾何圖形等圖像工具作為視覺溝通的手段。
除了infographic的介紹,
本書也富含大量的練習及範例,
並附上設計過程的說明,
讓讀者從實例中學習。
想要製作出好的資訊圖表,
你必須身兼多職,
需要了解統計學、平面設計、程式語言,
甚至還要成為一個懂得如何說故事的人。
本書聚焦於資料分析,
強調如何將死板板的資料圖像化,
讓讀者能「親眼看到」數據所代表的意義。
以上就是本次的書單啦!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取得資料絕非難事,
隨便一個單字、一句話都能在網路上找到上萬種搜尋結果。
然而,
究竟如何在一整片資料當中脫穎而出,
如何將你的數據深深的刻進讀者的腦袋裡?
資訊圖表/資料視覺化,絕對是你的好幫手!
還有哪些好書是我們的漏網之魚嗎?
歡迎下方補充告訴大家喔~
也歡迎透過臉書追蹤我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