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常常忘東忘西嗎?或總想不起來自己轉瞬即逝的靈感?不論你是從事行銷企劃、自媒體工作,或任何想提升自我的人,都非常適合今天推薦的這本《打造第二大腦》!

歡迎透過臉書追蹤我們!

undefined

書名:《打造第二大腦》

作者:Tiago Forte

分類:財經企管>職場工作術

連結:Readmoo蝦皮書城金石堂

打造第二大腦 緣起

undefined

比起書籍,個人首先接觸到的其實是Tiago Forte的Youtube頻道。雖然訂閱數僅15.9萬,但頻道內有不少第二大腦的實用範例,也讓我對他的第二大腦建構感到好奇。宣稱將大腦的記憶功能外包給數位筆記,大腦則可專注於創造、連結與思考。究竟這個取代大腦的數位筆記如何執行呢?又有哪些人適合這種筆記法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誰適合《打造第二大腦》

2.jpg

其實任何想要提升自我的人,都很適合《打造第二大腦》這本書,尤其是必須多工處理工作、家庭、興趣等各種領域的人,能夠透過數位筆記打造自己的全方位資料庫,藉以提升做事效率與成效!


打造第二大腦 數位筆記

4.jpg

本書CODE四步驟原文是Capture(獲取)、Organize(組織)、Distill(萃取)、Express(表達),但所有步驟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方便日後取用相關筆記,讓數位筆記和大腦能一樣迅速的「想起」過去的知識累積。

獲取

首先將生活中所有資訊、靈感具體化,將所有內容先記錄到數位筆記裡,這個行為稱為「Capture/獲取」。然而,資訊/靈感的來源千百種,無論是課程內容、閱讀的佳句/段落、會議筆記、照片、影片等,我們應該怎麼決定哪些是需要記錄下的內容呢?本書給出了以下的標準:

1.讓你感到受啟發的內容

2.覺得有用的內容

3.與目前生活/興趣/工作等相關的內容

4.令你意想不到的內容

這些記錄下的內容,除了自己的想法外,建議也可以標註資訊或想法的來源,以方便日後作參考。相關內容可以先放在幾個待處理區,例如簡易的手機筆記App或錄音軟體等(以方便/快速紀錄為主)。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定期整理這些內容,並與資料庫舊有的筆記作連結。以擁有427萬訂閱者的Youtuber Ali Abdaal為例,他的待處理區就包含ToDoList、Apple Notes、Otter等數個App及平台。記錄下的內容包含閱讀的文字、覺得極好的影片素材、待辦事項及每日日記等,每天的資料處理量真的相當驚人。相信也是因為他打造了自己專屬的第二大腦(資料庫),才讓他成為了今天的超級Youtuber!

組織

將資訊與靈感記錄下來後,就必須把這些內容儲存到我們的第二大腦(資料庫)裡啦!比起過去總是以內容類型來分類(如閱讀筆記、課程筆記、工作筆記等),第二大腦更強調「可操作性」!也因此,Tiago Forte提出了PARA系統。

5.jpg

  • Profect專案:短期須完成的專案/工作,如規畫度假行程、完成線上課程、設計公司官網等
  • Area領域:沒有明確結束日期的長期項目,如個人成長、健康、配偶/朋友相關紀錄等
  • Resource資源:未來可能有用途的相關內容,如感興趣的主題、筆記方式、檔案照片等
  • Archive檔案庫:來自上述三類別已完成或暫緩的項目,如已完成的專案、專案備用內容、不再感興趣的主題等

舉例來說,以前我可能會把經濟學課程的筆記歸在課程筆記類、財經新聞的紀錄歸在新聞筆記、看《救火:美國三大財政巨頭揭露2008年金融危機的救市內幕》的心得則歸類於閱讀筆記;但若是改以PARA系統作分類,以上三種筆記內容則應該全歸在財經興趣的領域。當然,未來如果還有獲取新的財經相關知識,也都會歸屬於相同的分類。如果未來有一天需要用到相關之資訊或想法,我就能一次性的閱讀所有相關的資訊,比起傳統分類必須分別至課程筆記、新聞筆記與閱讀筆記裡去翻閱,感覺更有效率!

萃取

雖然相關的知識我們都已經記錄在第二大腦(資料庫)裡了,但如果每個筆記都是落落長幾百個字的話,未來的自己還得花時間重新閱讀,沒辦法隨取隨用。因此,每個筆記進入各自的分類後,都還需要經過「萃取」的步驟。將記錄下的相關內容簡寫成10~20個字的濃縮大綱,讓未來的自己能夠依照的大綱迅速想起相關內容。如果一開始不知道該怎麼簡寫的話,也可以參考本書的「累進式摘要」技巧:

第一次閱讀時,將重要段落內容擷取(屬於CODE中「獲取」的步驟)

第一次閱讀時,為記錄下的筆記畫重點,把擷取的內容再去蕪存菁。

第二次閱讀時,就第一次閱讀畫的重點進行摘要,僅擷取其中的關鍵字句。

第三次閱讀時,將第二次閱讀所擷取的關鍵字句用自己的話簡寫成條列式重點。

表達

其實整體來說,CODE四步驟中,表達應該是其中最靈活的一個步驟。第二大腦(資料庫)裡的資訊可依據不同的工作型態、領域作出變化,不同的排列組合與應用,就可能產出完全不一樣的成果。舉例而言,有人透過第二大腦(資料庫)的累積,創作了一本科幻小說。小說對於架空時代與武器的細節描述細緻入微,全都仰賴長期資料庫裡的累積。也有人透過搜索資料庫內過往活動辦理的流程,能迅速產製一份新的活動企劃書。當然,也可以反向操作,以輸出為目標建造資料庫。例如為了能找尋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廣泛搜尋各家筆記、學習法,最終去蕪存菁,將各家精華整合為個人認為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

 

這本書個人最喜歡的部分,就是搭配作者的Youtube頻道一起使用啦!同樣是來自Youtuber Ali Abdaal的分享,當有朋友詢問他「要如何投資呢?」,他就直接便檢索自己的第二大腦(資料庫)。然後,他發現這也是可以作為一支Youtube影片的主題,於是就把他曾在第二大腦儲存的資料全數上傳至Notion的平台,讓整個團隊一起完成影片的詳細內容。如果遇到相同問題,我們可能會選擇直接在Google上做檢索。雖然這樣或許也能找到答案,但耗費的時間較久,而且網路上未經過篩選內容,恐有缺誤之外,還有許多根本並不重要。也因此,平時累積閱讀量與第二大腦的資料真的非常有差欸!

 

更多閱讀心得/筆記...

見樹又見林|閱讀筆記|若你曾被理論壓得放棄社會學,就改讀這本入門吧!|社會學系大一入門先修必讀

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書評|一本寫給女人的勇氣書|綠色女孩(Green Girl)|羅珊·蓋伊

死刑肯定論書評|《國民法官法》即將上路,廢死議題再也無人能置身事外

教出殺人犯|書評|少年事件處理法|「要當個乖孩子」,才是促使青少年犯罪的那句話!

正義謊言的罪人|書評|陳金漢|教化之可能|重現每個在法庭無法獲得的正義

敗戰處理|書評|死刑是重點嗎?回顧台灣最悲傷的故事──小燈泡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筑欣 的頭像
    筑欣

    拾·誠實【10xhonest】

    筑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