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博物館_拾誠實

位於台大醫院捷運站旁,四周有公園隔絕了城市的喧囂,國立台灣博物館就這樣靜靜的等待著觀眾的到訪。

國立台灣博物館_拾誠實

 

由於疫情,目前進入台博館都必須先測量體溫、手部酒精消毒。另外,還要填寫入館電子表單,留下基本資料、入館事間及旅遊史等。入口處便有館員即時核對資料後,才能走進購票櫃臺買票入場。(如上圖左下角,入館民眾正低頭填寫)

國立台灣博物館_拾誠實

 

大廳採新古典主義,充滿古希臘羅馬的風氣,讓人忍不住一進門就拍個不停。感覺博物館都特別常用這種古希臘羅馬的設計,或許是因為博物館也同是文藝復興的產物吧!如果把文藝復興想像成女孩兒們穿搭的復古風,就覺得古代文人們也不是那麽遙遠了⋯

 

國立台灣博物館_拾誠實

國立台灣博物館_拾誠實

 

2F《未來博物角》

微型展

 

二樓《未來博物角》感覺上像是台博館給自己的期許,也像是對大眾的預告。透過老舊窗框承載文案及影像,訴說台博館自開設到邁往111歲的今日收穫的高達11萬件的館藏,也宣示著目前老舊空間再利用的計畫。

國立台灣博物館_拾誠實

 

所謂的台博館可不只是公園中的本館而已,包含一街之隔以恐龍聞名的土銀展示館原為南門工廠現以樟腦及地方產業展示為主的南昌館,以及才剛開放不久的鐵道部園區。(延伸閱讀:鐵道部園區評價|國立台灣博物館2020|台北夏日遛小孩首選新景點,還有小火車可以搭!)

 

3F《發現台灣》

常設展:2017/11/21~2026/11/30

發現之道

由東側登上三樓,展場四周以綠色為基底,搭配中央兩面的標本牆,以及耳邊播放的蟲鳴鳥叫音。台博館《發現台灣》首先以兩位台博館日籍調查家的蒐集成果為主,闡述台灣的自然界被發現的起源。只能說當時日本為了開發台灣,進而獲取資源,著實耗費了相當大的苦心。但即便與原先的目的不同,那些調查和蒐集在今日卻又都成為了博物館的養分,我應該還是得向他們道聲謝謝吧!

台灣新象

 

連接東西側的中央通道,以專題的方式再次呈現了台博館的藏品,以及主導這些蒐藏的博物學家。這次,博物學家不再只是背後默默無聞的功臣,而是真正與觀眾見面的參展者。(延伸閱讀:【國立歷史博物館休館中】回顧《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2017)》的妙手回春,一窺2.58億港元的天價畫作的小心機)

 

 

曾經紅極一時龍宮貝也在其中,館方特別也放出當時的新聞報導。在1968年首次被發現,並於隔年(1969年)被撈獲三枚活體龍宮貝,於台博館展出。根據台博館Blogger,展覽期間僅36天,卻吸引了超過50萬人次排隊進入館內參觀。這個數字可是超過是目前台博館1年累計入館參觀人數呢!(資料來源:台博館──業務統計)

 

年度 參觀人次
106年 473783
103年 430537
102年 354465
101年 411266

過去的未來

國立台灣博物館_拾誠實

 

西側展區以當代藝術搭配已在台灣滅絕的雲豹,猶如博物館一直以來面對的矛盾—過去與未來的衝突。作為保存歷史的博物館,要如何成為人類往未來前進的奠基?

 

1F 《夢幻古圖──康熙台灣輿圖》

 

特展:2020/03/10~2020/08/30

夢幻古圖_國立台灣博物館_拾誠實

夢幻古圖_國立台灣博物館_拾誠實

 

場內整體燈光偏昏暗,一入場就能看見動態輿圖捲動的場景,彷彿要被吸入展場一般,而中間播放的正是台灣Bar參與這次展覽的影片作品。

 

夢幻古圖_國立台灣博物館_拾誠實

 

圓環中對於康熙輿圖的年代、樣式、用途及圖示等做了簡單的介紹。可惜基於疫情考量,展覽所設計的互動裝置暫時不開放。僅有圓環中央台灣Bar的說明影片持續播放著。

 

夢幻古圖_國立台灣博物館_拾誠實

 

動線部分,展覽透過圓環將觀眾分為兩部分。由於本次的《夢幻古圖》展示的輿圖分為四種版本,包含原版(A版)、第一臨摹版(B版)、第二臨摹版(C版)及台博館的數位修復版(D版),觀眾可以自行選擇觀賞順序。雖然可能不是為了疫情而做的分流,但也剛好符合現在趨勢,讓觀眾在室內也能維持安全社交距離。

 

展覽除了展出各種版本的輿圖外,也對各版本間的差異做出註解,並完整重現館方數位版輿圖的修復過程。而其中,又有兩處令我相當感興趣:

 

夢幻古圖_國立台灣博物館_拾誠實

地名

 

首先,是關於地名的古今對照。關於地名的由來,向來都是介紹地方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塊。尤其是地名的演化,往往與時代背景有著很大的關係。例如:台北市的景美,當初因郭錫瑠(沒錯,正是瑠公圳所稱的瑠公)橫跨景美溪的木梘(水利設施,台語與『景』同音)而得名,位於的尾端,故稱「梘尾」。這也是為什麼,以台語為母語的長輩們總是稱呼景美為「景尾(ㄇㄨㄟˋ)」而非「景美(ㄇ一ˊ)」。

 

當然,僅僅是看著這片地名的對照表無法得知每個地名的演化。但現在可是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年代,任何一句「為什麼」都能即時在搜索引擎上檢索,彷彿隨時有無數個「巨人的肩膀」借你站,有無數顆大腦與你共享資源。就算只是引發了某幾個觀眾的興趣,也算是達到了博物館所謂「教育」的目的了吧!更何況,我能夠想像,假設有一群學生來到這個展覽空間,他們群聚在這片地名對照牆的畫面。找尋著自己的居住地、出生地,甚至是朋友們一起去過的地方,可能是隔宿露營、畢業旅行等。

 

是否只有原版最重要?

 


特展的最後一個區塊重現了館方數位板修復的過程,無論是古輿圖破損的字樣,或是地圖中斑駁的圖案都必須以現代技術進行修復。館方以影片紀錄修復的過程,並採訪參與修復的相關人士。其中一面牆請到專家現身說法,代表國立台灣博物館的一方認為:

 

 

以博物館的立場而言,必須是最貼近原版、最忠於原著的版本,才能夠利用博物館及文創相關資源,發揮更多價值。

 

 

而代表中研院的研究員則表示:

 

 

 

若觀眾拿第一摹版(B版)比較數位重建版(D版)可能會發現些許差異。至於為何如此,也是古地圖的研究課題之一。

 

仔細閱讀兩方說法,或許館方是以經濟價值出發,中研院則是以研究為考量要點。又或者,站在博物館的角度來說,正因為博物館的「典藏」功能,讓博物館與其他研究中心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所以對於博物館而言,原版的存在始終有其不可取代之處。

 

國立台灣博物館_拾誠實

 

其實即便撇除展覽內容的部分,台博館的長廊也是相當令人放鬆的場景。曾經在平日人潮較少的午後,我坐在這樣愜意的長廊裡放空了好久。面對著現代緊湊或充滿壓力的都市生活,能在台北市中心找到一個角落隔絕那些車水馬龍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吧!

 

 


 

 

 

 

arrow
arrow

    筑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