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餘暉下風情萬種的舊鐵橋原名「下淡水溪鐵橋」,為日治時期為運送屏東平原砂糖成品等物資而建造。走在鐵橋上,不遠處正是台鐵尚在運行的新橋(高屏溪橋),時不時都能看到火車轟隆隆的經過。除了好拍到不行的舊鐵橋,還有腹地超大的濕地公園、豐富DIY包的三和瓦窯、開車10分內能抵達的雅植歐洲香草園與週六限定的九曲堂夜市,週末的完美半日遊行程就排好啦!(封面照片來自維基百科)
透過臉書追蹤我們更新吧!
#舊鐵橋濕地公園
從停車場走進濕地公園,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個色彩鮮艷的告示牌。還沒看清內容前,我內心不停疑惑著,難道公家機關的標語能這麼活潑嗎?走近一看,才發現這些可都是關於舊鐵橋與舊鐵橋協會志工的內容。
一開始,我也隨著協會志工的文筆感嘆:「要是我每天通勤也都能看到這麼美的風景就好了!」但又想了想,在這個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的3C時代,是不是真的還有人會抬頭驚呼窗外的風景?
另一旁,還有看起來像裝置藝術的東西。感覺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設計,我跟老爹總是會去觀察門框上掛的是真的植物,或只是放了點假藤蔓。不過看看這已被藤蔓遮蔽了的門框,大概也不用猜了!而正當我和老爹討論著哪裡還有類似的設計時,耳邊就傳來了火車轟隆隆的聲音,阿母還很疑惑地問道:「不是舊鐵橋嗎?火車還可以開上來喔?」
事實上,雖然舊鐵橋早在1987年便已停用,可新橋的位置就設在了舊橋的隔壁,所以在新橋上的火車乘客,仍然可以近距離的看到舊鐵橋的身影。然而,在走近舊鐵橋前,一棟磚紅色的建築先吸引了我的注意。
#三和瓦窯
坦白說,在實際到訪前我根本沒有看到關於「三和瓦窯」的介紹,只是以好拍好美的舊鐵橋為目的。但既然還都來了,哪有看到了景點不去看看的道理?
原來,由於大樹九曲堂緊鄰高屏溪流域,充足的水源造就了當地黏性細緻的土質,也因而發展起磚窯產業。1918年「順安號煉瓦場」設立,並於1963年更名為「三和瓦場」。雖然隨著時代發展,水泥結構的建築成為主流,大大的影響紅瓦市場,但三和瓦場仍然屹立不搖,成為大樹地區僅存的瓦窯場。
走進瓦窯場的步道上沿路設置了幾個展示品,介紹了數個在傳統建築會用到的元件。當然,除了嚴肅的教育資源,也有一排可供拍照打卡的小可愛們。
跟著小可愛們的腳步,我們走進了最深處的「磚賣所」,屋內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磚瓦相關商品,如:
杯墊,但我絕對不承認我第一時間注意的是超小型大同電鍋...
還有「囍」字系列,當婚禮小物可能太貴了,但是送給新人當新居禮物好像不錯!
整個「磚賣所」的建築真的就是老房子,連牆面都是用竹子做框架。至於屋頂,也同樣以竹子當骨架,再鋪上瓦片,室內依稀都能看見外頭的太陽光。
老爹都認證道,這間「磚賣所」基本上跟他爺爺的房子很像。那...豈不是阿祖級別的房子嗎?
所謂文創商店,必不可缺的就是各式各樣的DIY包囉!每個材料包還特別把黏膠弄成水泥袋的模樣,讓人會心一笑。
如果很懶,只是想買個擺設回家,也有完成品可以買,只是價格比較高就是了。
一走出磚賣所,數張大型方桌就座落在鐵皮屋頂之下,估計有旅遊團到訪或週末時會很熱鬧,但在平日卻是一片靜謐。
大廳內有許多關於傳統建築的說明,從傳統宅第配置、建築元件、習俗等,地上還有些互動環節的道具靜靜地躺著,大概是有導覽人員在場時會用到的。可惜我們這些散客,只能自己拍拍照片。
坦白說還是有些小失望。遠遠看著還以為是間古色古香的老房子,沒想到走近了才發現真正的磚造建築其實只有門面,室內空間則大部分是鐵皮屋頂。如果真要拜訪,或許還是得等週末或由旅遊團方面先接洽,千萬不要錯過DIY體驗及廠區導覽!
#舊鐵橋
舊鐵橋就在三和瓦窯的不遠處,橢圓基座以混凝土澆置,在外層圍了層紅色的清水磚,兩側圓弧面則是用花崗石收邊。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減少水流對基座的衝擊,所以特意以短邊正面水流的方向。但反觀新橋,雖然連接橋的這一端也是以短邊迎接水流,但靠近地面的那端卻是作成了正圓形。或許,新橋有更新的技術可以不需要擔心水流的侵蝕?
雖然可以走在鐵橋上,漫步雲端,但正午火力正猛的太陽光勸退了我們的熱情。害怕完全沒有遮蔽物的鐵橋,三個人只好躲在新橋的陰影下跟著舊橋的方向邊拍照邊散步,還遇到了群一樣在躲陽光的狗狗。所幸狗狗們很冷靜,沒有激烈的守護他們的領地,不然我們就得上社會新聞啦!
沿著兩座橋散步的過程中,個人根本不覺得舊橋有多舊,看起來甚至比新橋還光鮮亮麗。直到走到了尾端,看見2009年因八八水災損壞且無法再修復的斷面,我才有種回到現實的感覺。隔著水面兩端遙遙相望的舊橋與時不時有火車經過的新橋,彷彿各自屬於不同的兩個世界。新橋正邁著腳步朝繁忙的現代生活奔跑,而舊橋卻停在了原地緩慢地揮手向對方告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