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博物館

在疫情衝擊下,

國內外都開始對博物館的應對提出想法

,而其中,將博物館搬上網的聲音更是不絕於耳。

雖然「數位博物館」各館所向來都有在進行,

但在我心裡,總覺得應該真正的踏入館內才有身在其中的感覺。

直到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各博物館極力宣導起開放博物館的內容,

我才發現其實將博物館搬回家也挺好的。

邊吃薯條喝飲料,就跟看電影似的!

雖然無法像現實中的博物館為參展者的營造環境氣氛,

但博物館線上化勝在其方便性及連結。

私心覺得這次開放博物館應該分為由館方策劃的展覽「數位博物館」及藏品資料庫「開放博物館」兩種型態。

 

透過臉書追蹤我們持續更新吧!

開放博物館 由此去


#開放博物館 實測

一旦將藏品放上網路,

不受時間、地點,任何人都能隨點隨看。

此外,每個藏品及其敘述、照片被點擊觀看的次數和時長都能被記錄,

這些資料說不定對未來館方在策展方面的統計或研究都有助益。

藏品頁面 點我看

藏品總覽搜尋頁面,有關鍵字搜尋及標籤篩選功能

本次除了有44個由合作館方策劃之展覽外,

使用者可透過關鍵字搜尋或以左方標籤列篩選。

比起實際參觀博物館僅能單向接收館方的視角,

線上典藏庫透過檢索功能讓使用者能以自己的視角或思維策展。

下載檔案的頁面貼心列出使用時應附註之說明

至於自主策展的部分,

使用者只須點選檔案右下方的圖示便可直接下載,

網頁還會貼心地提示各檔案版權的使用規則,

並將使用時應附註的資料來源直接完整列出,

供未來直接複製貼上。

圖為開放博物館藏品詳細資料

可惜的是,本次開放博物館似乎未能做到橫向連結。

雖然從合作館方所策劃之展覽能夠直接連結到藏品的詳細資料頁面,

但使用者卻無法自藏品的頁面直接看出該藏品參展於此次開放博物館中的哪一個展覽。

 

另外,博物館線上化後比起實體博物館擁有更多的網路資源,

使用者透過網路能夠直接地獲得更多的資料,

例如透過站外連結的方式,

精選出各展覽或藏品的延伸閱讀資料。

畢竟實體博物館有場地限制,講求的是「說好一個故事」,

但開放博物館可不應止步於此。

以藏品資料庫而言,可將延伸閱讀以超連結方式列出,

使用者如果沒興趣一滑便過,即便是合作館方的展覽,

在展覽結束的頁面稍稍列出幾處資料,

可供有興趣的觀眾繼續探索,何樂而不為呢?


#數位博物館 評價

由各合作館方所策劃的44個展覽部分,

有以橫向方式點選的,

也有直式向下滾動的頁面,

介面功能的一致性較不統一。

其中,又以橫向方式點選的操作放式較為混亂。

但展覽內容還算簡潔,資料存取步驟不會有超過3層。

我們首先以中央研究院《人類學家的錢包》為例:

《人類學家的錢包》

展覽首先以「什麼是貨幣?」開頭,

介紹鹽、豬、獸皮等各式各樣的貨幣,

並以地圖的方式呈現這些特別的貨幣分別在哪個地方使用。

然而,畫面上除了原本可以點選的白色箭頭(即畫面左右兩側的白色箭頭),

又多了黑底的箭頭(可以選擇觀看下一種貨幣)。

畫面左上方還多了兩個按鈕「地圖總覽(Map Overview)」及「回到原始頁面(Back to beginning)」,

卻好像是同一個功能。最糟的是,

不知道為什麼我點了某幾個貨幣時,

頁面顯示的圖會一直跳動。

 

不過我還是挺喜歡《人類學家的錢包》的內容,

從一般貨幣介紹、貝珠錢的製作及當地文化介紹,

最後竟然延伸到紙錢的介紹。

在看展前,我是真不知道越南人是燒美金給亡者的。

 

即便就目前網頁技術而言,

數位博物館應有許多尚未嘗試過的展覽樣貌,

但館方可能暫趨於保守或苦於經費不足而無法施展身手,

導致數位博物館讓每個展覽都失去了氣氛。

猶如課堂上教師用的PPT投影片,

隨著使用者一頁頁的點擊而推進課程進度。


#實體博物館 重要價值

台北當代藝術館(圖片來源:Wiki)

雖然將博物館搬上網路方便性極高,

或多或少也能接觸到更多原本可能不會親臨博物館現場的觀眾,

但實體博物館仍有許多重要價值:

0.參觀互動

故宮open data動物森友會頁面

之所以列為第零點,是因為我認為這個價值很有機會被消滅。

隨著科技持續進步,連故宮也推出動物森友會的素材供使用,

並因此獲得許多媒體的報導及網友的討論。

然而,若是實際以搜尋網站搜尋,

很明顯地,如果在搜尋「國立台灣博物館」會出現許多文字、圖片或影音介紹,

但若是搜尋「開放博物館」似乎就都只有開放博物館本身網站及各家新聞媒體的報導。

估計是因為開放博物館直接讓每個人都能在網路上參觀,

所以大家認為也沒什麼分享的必要了吧!


無論是團體參觀或個人親至現場,

甚至是參與導覽、部落格文字分享或影音拍攝上傳我都認為是屬於群體參觀討論的範疇。

也因此才將動物森友會的素材及搜尋引擎都列入參考中。

 

1.物件的典藏

(圖為國立台灣博物館:夢幻古圖中的討論)

如同台博館於2020年特展夢幻古圖所討論,關於真品的必要性。

博物館之所以能成立,藏品的收藏、維護及研究是必須的。

縱使數位博物館能讓博物館的展示及教育功能被放大,

但這些功能仍是立基於實體博物館典藏、研究的功能與空間。

此外,許多博物館本身就是歷史建築,

作為博物館空間,同時也是博物館的典藏,更是其無可替代之處。

(延伸閱讀:【2020國立台灣博物館】週末台北好去處《康熙臺灣輿圖》、《發現台灣》30元一次看到飽)


2.博物館氛圍環境

台博館1F長廊


時至今日,博物館不僅是教育或學習的延伸,更是休閒娛樂的場所。

雖然相比起電影、遊樂場等娛樂至上的場所,

博物館相對而言靜態,但仍有其客群。

(延伸閱讀:【國立歷史博物館休館中】回顧《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2017)》的妙手回春(一窺2.58億港元的天價畫作的小心機))


#文後小結

 數位博物館早在5年前就有所耳聞,

當時故宮早已投入數位化的工程,

時至今日,無論是數位博物館、開放博物館及VR博物館都已上線。

即便面對挾帶雄厚資源的故宮,

藏品迥異的各家館所仍有許多可嘗試的空間。

 

雖然太過炫目的手法總讓人評價博物館走向「娛樂化」,

但作為教育者,不正是期待所謂「寓教於樂」嗎?

何況辛苦完成的展覽,若來館參觀者都只是被學校逼迫前往,

而沒有自主自發受吸引參館的觀眾,豈不哀哉?

與其以自視甚高的態度看待博物館現今角色的轉換,

不如融入時代,共同推廣教育。

arrow
arrow

    筑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